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25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反射板,反射板包括主反射片、侧反射片及角反射片,任意相邻的两个侧反射片之间分别设有角反射片,角反射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角及第二角,第二角与所述主反射片相连,反射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角及第四角,第三角及第四角分别与角反射片相对两侧的侧反射片一一对应连接,角反射片过第三角与第四角之间的连线并与主反射片垂直的横截面呈弧形。还公开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固定连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整体的亮度均匀,有效防止因显示面板的四角亮度较暗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的画面质量。的画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视机、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一般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一般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因其高辉度、低成本、便于组装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反射板、扩散板及灯珠,反射板、扩散板及灯珠均安装于背板上且反射板与扩散板之间形成容纳灯珠的间隔,灯珠发出的部分光线经反射板反射后穿过扩散板并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照,由于灯珠在背板上安装的位置受制于背板的形状,因此灯珠发出的光线并不能均匀的到达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特别是显示面板四角亮度较暗,造成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及具有该反射板的显示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主反射片、侧反射片及角反射片,所述主反射片呈矩形且所述主反射片的四边分别连接有一片所述侧反射片,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反射片之间分别设有所述角反射片,所述角反射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角及第二角,所述第二角与所述主反射片相连,所述反射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角及第四角,所述第三角及第四角分别与所述角反射片相对两侧的所述侧反射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角反射片过所述第三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垂直的横截面呈弧形。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为圆角且所述第一角的半径为0.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角反射片过所述第三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垂直的横截面的上边线的半径为5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三角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角反射片上间隔设有多个切痕,所述切痕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角的连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切痕靠近所述第一角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角反射片与与该所述角反射片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反射片之间具有切线,所述切线靠近所述主反射片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角的连线上,且所述切线靠近所述主反射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角之间的连线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角之间的连线的长度的50%

90%。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反射板间隔设置,所述扩散板靠近所
述反射板的一面的具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避开所述扩散板正对所述角反射片的区域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网点的半径为0.2mm

1.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上任意区域内所述网点占用的面积为该区域面积的5%

70%。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采用的反射板的四角分别设有角反射片,角反射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角及第二角,其中第二角与主反射板相连,角反射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角和第四角,第三角和第四角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侧反射片相连,且角反射片过第三角与第四角的连线并与主反射片垂直的截面呈弧形,即将角反射片整体设置为弧形,使灯珠发出的光线到达角反射片后在角反射片的作用下向靠近显示面板的四角的方向汇集,以提高显示面板四角的亮度,使显示面板整体的亮度均匀,有效防止因显示面板的四角亮度较暗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中反射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中反射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中扩散板靠近反射板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装置中扩散板远离反射板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1、背板;2、反射板;21、主反射片;22、侧反射片;23、角反射片;231、第一角;232、第二角;233、第三角;234、第四角;24、切痕;25、切线;3、扩散板;31、网点;4、灯珠;5、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5]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包括主反射片21、侧反射片22及角反射片23,所述主反射片21呈矩形且所述主反射片21的四边分别连接有一片所述侧反射片22,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反射片22之间分别设有所述角反射片23,所述角反射片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角231及第二角232,所述第二角232与所述主反射片21相连,所述反射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角233及第四角234,所述第三角233及第四角234分别与所述角反射片23相对两侧的所述侧反射片2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角反射片23过所述第三角
233与所述第四角234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21垂直的横截面呈弧形。
[0026]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提高显示面板5四角的亮度,使显示面板5整体的亮度均匀,有效防止因显示面板5的四角亮度较暗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231为圆角且所述第一角231的半径为0.5mm。
[0028]进一步的,所述角反射片23过所述第三角233与所述第四角234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21垂直的横截面的上边线的半径为50mm。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231与所述第三角233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所述第一角231与所述第四角234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
[0030]进一步的,所述角反射片23上间隔设有多个切痕24,所述切痕2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角231与所述第二角232的连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切痕24靠近所述第一角231设置。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角反射片23上设置多个切痕24并且相邻的两个切痕24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以通过切痕24调整光线被角反射片23反射后的角度,确保光线能够到达靠近显示面板5四角的区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主反射片、侧反射片及角反射片,所述主反射片呈矩形且所述主反射片的四边分别连接有一片所述侧反射片,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反射片之间分别设有所述角反射片,所述角反射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角及第二角,所述第二角与所述主反射片相连,所述反射片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角及第四角,所述第三角及第四角分别与所述角反射片相对两侧的所述侧反射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角反射片过所述第三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垂直的横截面呈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为圆角且所述第一角的半径为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反射片过所述第三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连线并与所述主反射片垂直的横截面的上边线的半径为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三角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四角之间的间隔为50mm

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反射片上间隔设有多个切痕,所述切痕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修呈郑清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