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08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开口处铰接箱门,所述配电箱的内壁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后侧与所述配电箱的内壁水平固定,所述U形板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U形板的内壁顶面设有电能表,所述电能表的两侧顶面边缘垂直贯穿有卡槽,所述卡块安装在所述卡槽内,通过在配电箱内设置多个U形板,并在U形板内设置可进行压缩的弹簧以及伸缩杆,在伸缩杆的末端设置在U形板内部底面滑动连接的卡块,将卡块安装在电能表两侧的卡槽中,提高了在对电能表进行拆卸时的效率,简化了电能表的固定方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能表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电能表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按用户类型可分为单相表和三相表。按缴费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本地表和远程表。单相表,顾名思义,就是普通用户所使用的220V电所用来计量的电能表。三相表,即工业上所使用的 380V电所用来计量的电能表。本地表,即在用户方,可使用IC卡缴费的电能表。远程表,此种表一般不安装在用户范围。用户需去供电局缴费。
[0003]目前的电能表都是通过螺钉和安装架固定连接在配电箱的内部,当需要对配电箱内的电能表进行拆卸检修和更换时需要将电能表与配电箱进行连接的螺钉一个一个的拆卸下来,影响对电能表的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通过在配电箱内设置多个U形板,并在U形板内设置可进行压缩的弹簧以及伸缩杆,在伸缩杆的末端设置在U形板内部底面滑动连接的卡块,将卡块安装在电能表两侧的卡槽中,提高了在对电能表进行拆卸时的效率,无需通过螺钉对电能表与配电箱进行连接,节省了在拆卸电能表与配电箱之间连接的螺钉时所花费的时间,简化了电能表的固定方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开口处铰接箱门,所述配电箱的内壁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后侧与所述配电箱的内壁水平固定,所述U形板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缘套接弹簧,所述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 U形板的内壁顶面设有电能表,所述电能表的两侧顶面边缘垂直贯穿有卡槽,所述卡块安装在所述卡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内壁设有多条相交的线槽,所述线槽呈“丰”形分布在所述配电箱的内壁,每一条横向所述线槽对应一行所述U形板,纵向所述线槽位与所述配电箱内部纵向中心相重合。
[0007]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顶面贯穿有穿线孔,所述配电箱的顶面垂直连接线管,所述线管位于所述穿线孔的正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前侧贯穿有与所述电能表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透明窗口。
[0009]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内侧底面设有滑槽,所述卡块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高度与所述U形板内壁的高度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配电箱与所述箱门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绝缘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在配电箱内设置多个U形板,并在U形板内设置可进行压缩的弹簧以及伸缩
杆,在伸缩杆的末端设置在U形板内部底面滑动连接的卡块,将卡块安装在电能表两侧的卡槽中,提高了在对电能表进行拆卸时的效率,无需通过螺钉对电能表与配电箱进行连接,节省了在拆卸电能表与配电箱之间连接的螺钉时所花费的时间,简化了电能表的固定方式;
[0013]2、通过设置线槽、穿线孔以及线管便于对配电箱中与电能便连接的电线进行排线,提高了配电箱中电线排列走向的整齐度,减少了后期在检测配电箱内各电能表中电线的连接线路时所花费的时间,而在箱门外设置与电能表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透明窗口,便于观察配电箱内各电能表的运行状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配电箱内部结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18]其中:1、配电箱;2、箱门;3、透明窗口;4、线管;5、穿穿线孔;6、U形板;7、电能表;8、线槽;9、弹簧;10、滑槽;11、卡槽;12、卡块;13、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包括配电箱1,配电箱1的开口处铰接箱门2,配电箱1的内壁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U形板6,U形板6的后侧与配电箱1的内壁水平固定,U形板6的内侧底面设有滑槽10,U形板6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外缘套接弹簧9,伸缩杆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卡块12的底端安装在滑槽10内,并与滑槽10滑动连接,卡块12的高度与U形板6内壁的高度相等,U形板6的内壁顶面设有电能表7,电能表7的两侧顶面边缘垂直贯穿有卡槽11,卡块 12安装在卡槽11内;
[0022]通过在配电箱1内设置多个U形板6,并在U形板6内设置可进行压缩的弹簧9以及伸缩杆13,在伸缩杆13的末端设置在U形板6 内部底面滑动连接的卡块12,将卡块12安装在电能表7两侧的卡槽 11中,提高了在对电能表7进行拆卸时的效率,无需通过螺钉对电能表7与配电箱1进行连接,节省了在拆卸电能表7与配电箱1之间连接的螺钉时所花费的时间,简化了电能表7的固定方式。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配电箱1的内壁设有多条相交的线槽8,线槽8呈“丰”形分布在配电箱1的内壁,每一条横向线槽8对应一行U形板6,纵向线槽8位与配电箱1内部纵向中心相重合,配电箱1的顶面贯穿有穿线孔5,配电箱1的顶面垂直连接线管4,线管4位于穿线孔5的正上方,箱门2的前侧贯穿有与电能表7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透
明窗口3,配电箱1与箱门2 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绝缘层;
[0024]通过设置线槽8、穿线孔5以及线管4便于对配电箱1中与电能便连接的电线进行排线,提高了配电箱1中电线排列走向的整齐度,减少了后期在检测配电箱1内各电能表7中电线的连接线路时所花费的时间,而在箱门2外设置与电能表7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透明窗口3,便于观察配电箱1内各电能表7的运行状况。
[0025]工作原理:在将电能表7安装在配电箱1内时,先将嗲能把上连接的各条电线整齐的排列安装在横向的线槽8中,之后将配电箱1内的U形板6内壁两侧的卡块12向U形板6的两侧推移,弹簧9受到推力后开始进行压缩,在弹簧9压缩时伸缩杆13也进行缩短,伸缩杆13在缩短的同时带动卡块12在U形板6内部底面滑槽10内向U 形板6的内壁两侧进行滑动位移,之后再将电能表7两侧的卡槽11 对准U形板6上的卡块12,将卡块12插进卡槽11内,之后在松开卡块12,弹簧9受到的压力消失后开始复位,弹簧9在复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包括配电箱(1),所述配电箱(1)的开口处铰接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内壁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U形板(6),所述U形板(6)的后侧与所述配电箱(1)的内壁水平固定,所述U形板(6)的内壁两侧水平固定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外缘套接弹簧(9),所述伸缩杆(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U形板(6)的内壁顶面设有电能表(7),所述电能表(7)的两侧顶面边缘垂直贯穿有卡槽(11),所述卡块(12)安装在所述卡槽(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内壁设有多条相交的线槽(8),所述线槽(8)呈“丰”形分布在所述配电箱(1)的内壁,每一条横向所述线槽(8)对应一行所述U形板(6),纵向所述线槽(8)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东健陈雪峰张洪春徐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