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6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机架;转子铁心;一端部固定在转子机架的下面,另一端固定在动力传递装置上的旋转轴而构成,转子机架沿着圆周的下面侧面形成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位于转子机架的下面上侧,形成侧面通风孔,侧面通风孔沿着转子机架的圆周方向长的形成,并且沿着转子机架的侧面相同间距间隔形成多个。多个通风孔位于转子机架的下面和转子铁心之间,在同一角度间隔形成下部通风孔。转子机架的下面到侧面形成空气的流动路径,具有向电机的定机和转子铁心送风的空气量增加的优点。另外,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铁心侧送风的空气量增加,电机的寿命及效率也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洗衣机,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电机。就是直接设置在洗衣机外槽下侧的外转子型感应电机,特别是改善电机的转子结构,从而能够提高电机的冷却性能。
技术介绍
一般,洗衣机是利用水和洗涤剂的作用将洗涤槽内收容的衣物,寝具等以下,称为洗涤物沾着的污渍,通过洗涤,漂洗,脱水,烘干等过程来洗净洗涤物的装置。图1是现有技术的具备电机洗衣机的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电机分解斜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洗衣机包括形成外观的机壳2;在机壳2的内部由支撑部件4a而悬挂方式固定,其内部有容纳洗涤水的外槽4;在外槽4的内部可旋转设置内槽8,底面配置搅拌器6,且侧面形成水孔;电机30配置在外槽4的下侧,产生搅拌器6及内槽8的驱动力;轴承外壳10上部连接固定在外槽4的下部中央上,电机30设置在下部,且可旋转的支撑电机30的旋转轴36;离合器机构20设置在轴承外壳10和电机30之间,向搅拌器6和内槽8有选择的供给电机30的驱动力。外槽4下部设有把外槽4盛的洗涤水向洗衣机外部排出的排水装置12。排水装置12由一端连接在外槽4的排水口4b设置的排水阀门14和设置在外槽4的底面而调节排水阀门14的开闭的排水电机16和连通排水阀门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软管18,从而向洗衣机的外部排出洗涤水。轴承外壳10安装在外槽4的下部中央,下部设置电机30。这样的轴承外壳10在上面和下面贯通的配置电机30的旋转轴36,且内部设置可旋转支撑电机30旋转轴36的轴承10a。电机30使用外转子型(Outer Rotor Type)的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DC Motor),无刷直流电机30调节供给的直流电源而可以调节电机30的速度,搅拌器6或者内槽8由电机30而以多种速度旋转。如上电机30的旋转轴36是由上端部连接在内槽8上,且内部中空的脱水轴36a和在脱水轴36a的中空的内侧可旋转的设置洗涤轴,下端部连接在电机30上,上端部连接在搅拌器6上。离合器机构20是由安装固定在轴承外壳10底面的联轴器闭锁装置22;在脱水轴36a的下端部上轴方向可滑动的键(Spline)结合的离合器联轴器24;一端连接在离合器联轴器24上,且为使与电机30和联轴器闭锁装置22中任意一个齿连接,而使离合器联轴器24向轴向滑动移动的离合器杠杆26;设置在离合器杠杆26的另一侧,从而操作离合器杠杆26的离合器电机28而构成。离合器联轴器24是下面形成有与电机30上形成的第2离合器齿轮44a有选择的齿结合的第1离合器齿轮24a,上面形成有与联轴器闭锁装置22上形成的第2固定齿轮22a有选择的齿结合的第1固定齿轮24b。离合器连轴器24是由离合器杠杆26而下降时,第1离合器齿轮24a和第2离合器齿轮44a齿结合,形成从电机30向脱水轴36a的动力的传递,由离合器杠杆26而升降时,第1固定齿轮24b和第2固定齿轮22a齿结合,从而不会形成从电机30向脱水轴36a的动力的传递。如上构成的洗衣机是在电机30上引入直流电源后,由离合器机构20离合器联轴器24齿结合与联轴器闭锁装置22时,电机30的驱动力通过洗涤轴36b仅向搅拌器6传递,适当的控制电机30的速度,从而由搅拌器6执行洗涤物的洗涤和漂洗。电机30上引入直流电源后,由离合器机构20而使离合器联轴器24齿结合到电机30时,电机30的驱动力通过洗涤轴36b和脱水轴36a同时传递到搅拌器6和内槽8上,并且控制电机30的速度为高速度,从而由搅拌器6和内槽8高速度旋转而执行洗涤物的脱水。如图1、2所示,现有的洗衣机的电机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壳10的底面上的定子32;包裹定子32的外侧而设置的转子34,与定子32之间作用的电磁力而旋转;旋转轴36下端部固定在转子34上,上端部固定在搅拌器6上。定子32是由多个的铁片叠层的环状的铁心37和缠绕在铁心37上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圈38构成。铁心37的上面和下面安装有起绝缘作用的绝缘体39,内周面沿着圆周向内侧突出形成多个连接部37a。连接部37a上形成有连接孔,从而在轴承外壳10的下部由连接螺栓37b来固定。转子34由包裹定子32的外周面及下面而设置的转子机架40和安装在转子机架40的内周面上,由与定子32之间作用的电磁力而旋转的转子磁铁42和设置在转子机架40的下面中央,且固定旋转轴36的下端部的转子轴套44而构成。转子机架40是上面开放的圆筒结构,下面中央上形成有使旋转轴36贯通配置的同时,固定转子轴套44的轴套固定部40a,在轴套固定部40a的外侧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形成多数个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下部叶片40c是形成在下部通风孔40b的一侧,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是向转子机架40的半径方向长的形成。随着转子机架40旋转,由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向电机30的内部送风,从而冷却转子34和定子34。转子磁铁42是与定子32的外周面相对的安装在转子机架40的内周面上的多个的永磁铁,转子磁体42和定子3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的空隙G。转子轴套44是固定连接在轴套固定部40a,且固定连接旋转轴36的洗涤轴36b下端部。这样的转子轴套44的上面形成与离合器联轴器24的第1离合器齿轮24a有选择的齿结合的第2离合器齿轮44a。根据现有的洗衣机的电机是随着驱动时间长久,由定子32和转子34产生的热而电机30的内部温度上升,进而存在电机30的性能低下的问题。为了解除这样的问题点,转子机架40的下面形成多个的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来执行电机30的冷却作用,但是由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送风是沿着转子机架40的下面形成流路,从而存在电机30的冷却性能低下的问题。随着电机30的驱动,通过下部通风孔40b的转子机架40中央部分外部空气吸入后,向着定子32的下部上升流动,从而定子32的下部得到冷却,冷却定子32的下部的空气通过离下部通风孔40b的转子机架40侧面近的部分重新向外部流出。因此,由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送风的空气,沿着转子机架40的下面形成流动的路径,从而向着定子32流动的空气量减少,进而电机30的冷却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电机,为了使与电机的发热部位接触的空气量增加,变更由下部通风孔和下部叶片而吸入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从而电机的冷却性能提高,且提高电机的寿命和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洗衣机电机包括固定在设在洗衣机的外槽底面的动力传递装置上的定子;包裹上述定子的下面和侧面而配置的转子机架;安装在上述转子机架的侧面内周,且由与上述定子之间作用的电磁力而旋转的转子铁心;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转子机架的下面,另一端固定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上的旋转轴而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机架沿着圆周的下面侧面形成多个通风孔。上述多个通风孔位于上述转子机架的下面上侧,形成侧面通风孔,侧面通风孔沿着转子机架的圆周方向长的形成,并且沿着转子机架的侧面相同间距间隔形成多个。上述多个通风孔位于上述转子机架的下面和转子铁心之间,在同一角度间隔形成下部通风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转子机架的侧面上多个侧面通风孔沿着圆周以同一角度间隔形成,从而下部通风孔流入的空气是通过通风孔向外部流出,因此从转子机架的下面到侧面形成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电机,包括固定在设在洗衣机的外槽底面的动力传递装置上的定子;包裹上述定子的下面和侧面而配置的转子机架;安装在上述转子机架的侧面内周,且由与上述定子之间作用的电磁力而旋转的转子铁心;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转子机架的下面,另一端固定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上的旋转轴而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机架沿着圆周的下面侧面形成多个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容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