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暖风门结构及空调箱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冷暖风门结构及空调箱。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空调出风温度的调节,汽车空调通常需要设置有用于调节冷、热风混合比例的冷暖风门,经过制冷设备冷却的冷风被冷暖风门分流,即通过调节冷暖风门的开度,让一部分冷风流入热风室经过制热设备变为热风,而后从热风通道进入混合室,另一部分冷风直接通过风道进入混合室,冷热风在混合室内混合后,从出风口吹出。其中,进入制热设备的风量与总风量的比值即为混风比,现有的空调箱混风比往往通过空调箱初始布局来控制,但由于冷气流阻力小,热气流会经过芯体阻力大,因此混分比偏低,导致各模式线性存在明显温差。而且现有的许多空调箱因开发周期较短,或开发前期主要考虑风量及风量分配等性能,未校核各模式温度线性是否合理,而在开模后若温度线性差(要求在升温过程中,温度控制曲线应呈线性或接近线性变化),也会因模具已锁定,而不能再设计专用的冷热通道调节线性。
[0003]因此,亟需一种冷暖风门结构及空调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冷暖风门结构,设置于空调箱(1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并抵接的第一冷暖风门(1)和第二冷暖风门(2),所述第一冷暖风门(1)和所述第二冷暖风门(2)均包括冷流板(11)和暖流板(12),所述冷流板(11)用于对经过制冷设备(20)冷却的冷风进行分流,所述暖流板(12)用于对经过制热设备(30)加热的暖风进行分流;所述冷流板(11)上设置有挡风板(13),所述挡风板(13)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相连接的挡风一部(131)和挡风二部(132),所述挡风一部(131)正对所述空调箱(100)的后吹面出口(40),所述挡风二部(132)正对所述空调箱(100)的中吹面出口(50),所述挡风一部(131)的高度小于所述挡风二部(132)的高度;所述暖流板(12)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包括第一导流孔(121)和第二导流孔(122),所述第一导流孔(121)用于增大所述空调箱(100)的后吹脚出口(80)的热风量,所述第二导流孔(122)用于增大所述空调箱(100)的前吹脚出口(70)的热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二部(132)为阶梯状结构,包括矩形一板(1321)和矩形二板(1322),所述矩形一板(1321)通过所述矩形二板(1322)连接于所述挡风一部(131),所述矩形一板(1321)的高度高于所述矩形二板(1322)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一部(131)为矩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一部(131)的高度范围为5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余兆开,蒋鹭,穆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