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及电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952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包括:导轨,两个导轨竖向间隔设置,导轨的下端与井道坑底固定连接;张紧轮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滑动导向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导轨上,每个滑动导向组件包括:本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和侧板围成第一容纳槽,底板形成远离导轨凹陷的第二容纳槽;以及三个阻尼弹簧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容纳槽、以及第二容纳槽中,三个阻尼弹簧组件分别抵接导轨的三个侧面,以改变阻尼弹簧组件与导轨的三个侧面的预紧力。利用滑动导向组件三个方向的阻尼弹簧组件夹紧导轨,降低轿厢上下抖动过程中的响应幅值以及响应时间。值以及响应时间。值以及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及电梯


[0001]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梯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及电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梯设计,尤其超高速电梯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增加补偿装置,一般通过补偿链或补偿绳轮装置来提供系统质量补偿用于保证足够曳引传动力。
[0003]在相关技术中,电梯补偿装置依靠滑动导靴安装固定在底坑滑轨上,电梯运行时电梯补偿装置依靠导靴上下滑动自适应补偿钢丝绳悬挂力提供补偿重量。但是目前的电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电梯处于电梯底层、平层时,乘客进出电梯会引起轿厢抖动,传统的电梯补偿装置不能解决轿厢抖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一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包括:
[0005]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导轨的下端与井道坑底固定连接;
[0006]张紧轮组件;以及
[0007]至少两个滑动导向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每个滑动导向组件包括:
[0008]本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第一容纳槽,所述底板形成远离所述导轨凹陷的第二容纳槽;以及
[0009]三个阻尼弹簧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以及所述第二容纳槽中,三个所述阻尼弹簧组件分别抵接所述导轨的三个侧面,以改变所述阻尼弹簧组件与所述导轨的三个侧面的预紧力。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张紧轮组件的顶面或底面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阻尼弹簧组件包括:
[0012]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侧板或者所述底板;
[0013]至少一个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以及
[0014]滑动衬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并抵接在所述导轨的一个相应的侧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滑动导向组件还包括:
[0016]活动挡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以及
[0017]固定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
[0018]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固定挡板分别夹设在所述滑动衬垫的两端,以限定所述滑动衬垫的移动范围;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固定挡板上均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和所述滑动衬垫围成适用于所述导轨穿过的引导槽。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衬垫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形成沉头螺栓,并从所述滑动衬垫的内侧穿过所述滑动衬垫;
[0020]所述阻尼弹簧组件还包括:
[0021]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沉头螺栓协作以夹紧所述滑动衬垫;
[0022]第二固定螺母,将所述弹簧弹性地抵靠在所述侧板的内侧,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固定螺母调节所述弹簧的预紧力;以及
[0023]防松螺母,在所述侧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柱上滑动套设有套管,并位于所述防松螺母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之间,其中,所述套管用于承受所述滑动导向组件受到的沿所述导轨方向的剪切力。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滑动衬垫上设有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柱。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衬垫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设置在所述沉头孔的背侧,所述盲孔设置在两个所述沉头孔之间;
[0027]所述阻尼弹簧组件还包括:
[0028]限位螺杆,一端滑动贯穿所述侧板或所述底板后与所述盲孔螺接;以及
[0029]限位螺母,在所述侧板或所述底板的外侧与所述限位螺杆的另一端连接。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滑动导向组件还包括:
[0031]衬垫支撑板,具有一槽状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滑动衬垫,所述衬垫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滑动衬垫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之间,所述槽状空间的深度小于所述滑动衬垫的厚度。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张紧轮组件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导向组件,所述滑动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张紧轮组件顶面或底面的中间位置。
[0033]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在导轨与张紧轮组件之间设置滑动导向组件,利用滑动导向组件三个方向的阻尼弹簧组件夹紧导轨,降低轿厢上下抖动过程中的响应幅值以及响应时间。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的正视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的立体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的滑动导向组件的三视图和立体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的滑动导向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8]图5是阻尼为0.03与阻尼为0.06的振荡衰减对比图。
[0039]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0040]1‑
轿厢;
[0041]2‑
对重;
[0042]3‑
补偿绳;
[0043]4‑
张紧轮组件;
[0044]5‑
导轨;
[0045]6‑
滑动导向组件;
[0046]7‑
本体;
[0047]701

底板;702

侧板;703

安装板;
[0048]8‑
阻尼弹簧组件;
[0049]801

支撑柱;802

弹簧;803

滑动衬垫;804

沉头孔;805

第一固定螺母;806

第二固定螺母;807

防松螺母;808

套管;809

限位螺母;810

限位螺杆;811

衬垫支撑板;
[0050]9‑
活动挡板;
[0051]10

固定挡板。
[0052]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结构或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可能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54]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导轨的下端与井道坑底固定连接;张紧轮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滑动导向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每个滑动导向组件包括:本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第一容纳槽,所述底板形成远离所述导轨凹陷的第二容纳槽;以及三个阻尼弹簧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以及所述第二容纳槽中,三个所述阻尼弹簧组件分别抵接所述导轨的三个侧面,以改变所述阻尼弹簧组件与所述导轨的三个侧面的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张紧轮组件的顶面或底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尼弹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侧板或者所述底板;至少一个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以及滑动衬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并抵接在所述导轨的一个相应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导向组件还包括:活动挡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以及固定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固定挡板分别夹设在所述滑动衬垫的两端,以限定所述滑动衬垫的移动范围;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固定挡板上均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和所述滑动衬垫围成适用于所述导轨穿过的引导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可调节的电梯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衬垫上设置有沉头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杨建波徐冠鹏解传浩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