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51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围构形成有容纳腔的上盖和箱体,以及设于容纳腔内的滤波模块、直流支撑电容、冷却模块、IGBT模块和电路板、AC输出模块,其中,直流支撑电容位于容纳腔的第一空间内,直流支撑电容的上方依次设有冷却模块和IGBT模块,直流支撑电容与IGBT模块电连接,滤波模块位于容纳腔的第二空间内,并与直流支撑电容间隔设置,滤波模块与直流支撑电容电连接,AC输出模块位于直流支撑电容的背向滤波模块的一侧,且AC输出模块与IGBT模块电连接,电路板覆盖在滤波模块和IGBT模块的上方,电路板和上盖经由导电胶连接,电路板和IGBT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控制器内部结构布置更为合理,且利于电机控制器的整体装配。整体装配。整体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各种政策的出台各大车企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也日益增加。目前电驱动系统向高效化、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趋势下,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三合一的电桥方案成为各大车企的主流发展方向。由于前桥高度空间充足,管路线束走线复杂,后桥环境恶劣,振动等级要求高、高度空间尺寸限制严苛。为应对这种情况满足搭载要求,各车企开发出不同布局方案结构产品来满足前后桥不同搭载环境。
[0003]要满足产品平台化需求就需要开发一款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的三合一总成来同时满足整车前后桥搭载的需求。同时为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选用标准模块会带来电控箱内部各电路模块布局复杂,空间利用不合理,影响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效率问题、抗振动能力问题、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冷却布置问题、EMC(电磁兼容)问题。而选用定制模块会延长开发周期,增加研发投入和项目风险。
[0004]现有电机控制器中,通常包括上盖、箱体和下盖,其中,箱体一般分为直流侧、交流侧、IGBT(功率模块)侧三个隔离腔体,而控制器的交流侧腔体设计冗余,腔体会增加腔体密封挡板、加强筋、导电胶,增加了成本和重量,对不利于优化EMC效果。目前,IGBT,散热水道,DC

LINK电容叠层放置,其中,散热水道和箱体集成一体放置,增加了下盖、密封胶条和螺栓,增加密封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一阶模态不利于NVH,且也不利于控制器的整体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以利于提高控制器的整体装配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围构形成有容纳腔的上盖和箱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滤波模块、直流支撑电容、冷却模块、IGBT模块和电路板、AC输出模块,其中:
[0008]所述直流支撑电容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的上方依次设有所述冷却模块和所述IGBT模块,所述直流支撑电容与所述IGBT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滤波模块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空间内,并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间隔设置,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电连接;
[0010]所述AC输出模块位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的背向所述滤波模块的一侧,且所述AC输出模块与所述IGBT模块电连接;
[0011]所述电路板覆盖在所述滤波模块和所述IGBT模块的上方,所述电路板和所述上盖经由导电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IGBT模块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夹置于所述滤波模块
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并包括覆盖在所述滤波模块上方的屏蔽板主体,以及由所述屏蔽板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的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冷却模块的一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热介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屏蔽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屏蔽板主体和延伸部的靠近所述冷却模块的部位;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凹槽内填充有第一导电橡胶,所述屏蔽板经由所述第一导电橡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或,所述屏蔽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屏蔽板主体的靠近所述冷却模块的部位;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凹槽内填充有第二导电橡胶,所述屏蔽板经由所述第二导电橡胶连接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支撑筋。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具有位于所述导电胶两侧的控制电路集成区和驱动电路集成区,且所述控制电路集成区位于所述屏蔽板的上方,所述驱动电路集成区位于所述IGBT模块的上方,所述电路板经由位于所述驱动电路集成区的驱动电路与所述IGBT模块电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IGBT模块和所述冷却模块之间设有密封两者之间间隙的IGBT密封圈。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的外壳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的外壳均采用铝质材料制成,且两者螺接于一起。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之间填充有第二导热介质。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有第一环形加强筋、多个条形加强筋和第二环形加强筋;所述第一环形加强筋位于所述上盖的中部;多个所述条形加强筋于所述第一环形加强筋的周侧间隔布置,且各所述条形加强筋均自所述第一环形加强筋的边缘沿所述第一环形加强筋的径向向外延伸布置;所述第二环形加强筋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加强筋布置,并连接各所述条形加强筋。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所述箱体通过螺栓连接,且两者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和/或,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模块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密封连接。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2]本技术所述的电机控制器,通过上盖和箱体之间围构的容纳腔,并在容纳腔的第一空间内设置直流支撑电容,以及冷却模块和IGBT模块,在第二空间内设置滤波模块,且在直流支撑电容的背向滤波模块的一侧设置AC输出模块,以及设置电路板覆盖在滤波模块和IGBT模块的上方,通过如上结构布置的优化,使得电机控制器内部结构布置更为合理,且利于电机控制器的整体装配,从而能够提高电机控制器的装配效率,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3]此外,设置的屏蔽板能够覆盖滤波模块的同时,也延伸至第一空间内,从而扩大了电路板的屏蔽区域,改善了电路的布置框架,从而能够提高产品EMC抗干扰能力。在屏蔽板上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有利于使得屏蔽板与电路板之间等电位连接。电路板具有控制电路集成区和驱动电路集成区,可使得易受干扰的电路放在第一空间内,能够利于提高EMC抗干扰能力。
[0024]另外,冷却模块的外壳与直流支撑电容的外壳压装于一起,且两者采用铝质材料制成,不仅有利于提高冷却模块对直流支撑电容的散热效果,而且也能够减少固定螺栓而
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缩减沿高度方向的布置高度,使得电机控制器更有利于车辆后桥的布置。在上盖上设置的第一环形加强筋、多个条形加强筋和第二环形加强筋,可使得噪声源和信号电路有效隔离,而能够优化电磁兼容特性,同时也能够优化NVH性能。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爆炸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未装上盖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未装上盖及电路板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屏蔽板与箱体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围构形成有容纳腔的上盖(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滤波模块(3)、直流支撑电容(4)、冷却模块(5)、IGBT模块(6)和电路板(7)、AC输出模块(8),其中: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的上方依次设有所述冷却模块(5)和所述IGBT模块(6),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与所述IGBT模块(6)电连接;所述滤波模块(3)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空间内,并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间隔设置,所述滤波模块(3)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电连接;所述AC输出模块(8)位于所述直流支撑电容(4)的背向所述滤波模块(3)的一侧,且所述AC输出模块(8)与所述IGBT模块(6)电连接;所述电路板(7)覆盖在所述滤波模块(3)和所述IGBT模块(6)的上方,所述电路板(7)和所述上盖(1)经由导电胶(101)连接,所述电路板(7)和所述IGBT模块(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屏蔽板(9),所述屏蔽板(9)夹置于所述滤波模块(3)和所述电路板(7)之间,并包括覆盖在所述滤波模块(3)上方的屏蔽板主体(901),以及由所述屏蔽板主体(901)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的延伸部(902),且所述延伸部(902)位于所述冷却模块(5)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90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热介质与所述电路板(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9)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903),且所述第一加强筋(903)位于所述屏蔽板主体(901)和所述延伸部(902)的靠近所述冷却模块(5)的部位;所述第一加强筋(903)的凹槽内填充有第一导电橡胶,所述屏蔽板(9)经由所述第一导电橡胶连接所述电路板(7);和/或,所述屏蔽板(9)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904),且所述第二加强筋(904)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飞曹金浩韩利龙杨攀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