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43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脚轮,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肥料罐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所述肥料罐的上端设置有加肥口,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抽送泵,所述肥料罐的出肥口与抽送泵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分料盒,所述抽送泵的出料口与分料盒连通,所述分料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施肥管,所述施肥管与分料盒相连通,所述施肥管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下料孔呈等距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可以活动的施肥管伸至芦荟的根部附近,从而可以能够精准施肥,并且避免了人工容易被刺伤的情况出现。易被刺伤的情况出现。易被刺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芦荟种植设备
,具体为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芦荟为百合目、百合科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油葱、洋芦荟、翠叶芦荟、美国芦荟等。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即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但芦荟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普通人每日食用库拉索芦荟凝胶不宜超过30克。“芦荟”一词有时也被用作对芦荟属植物的泛称。
[0003]在芦荟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由于芦荟一般成垄种植,在施肥时只能靠人工,这就增加了劳动强度,十分的耗费人力物力,并且由于芦荟大多具有尖角,缘有尖齿状刺,芦荟的上端较为宽大,在施肥过程中需要蹲下将手伸至芦荟叶的底部,才能将肥料施撒于芦荟的根部附近,此时施肥者非常容易被尖角部位刺伤,非常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使用时通过可以活动的施肥管伸至芦荟的根部附近,从而可以能够精准施肥,并且避免了人工容易被刺伤的情况出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脚轮,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推把,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嵌装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的下端位于承载板的下方,所述肥料罐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所述肥料罐的上端设置有加肥口,所述肥料罐的下端设置有出肥口,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抽送泵,所述肥料罐的出肥口与抽送泵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分料盒,所述抽送泵的出料口与分料盒连通,所述分料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施肥管,所述施肥管与分料盒相连通,所述施肥管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下料孔呈等距排列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施肥管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施肥管呈弧形设置,所述分料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位于两组施肥管之间,且防撞块设置为弹性橡胶块。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开口处滑动插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分料盒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开口嵌装固定有钢珠套,所述钢珠套的内壁设置有钢珠,所
述滑动杆插接贯穿于钢珠套内,所述滑动杆通过钢珠套与收纳槽滑动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抽送泵的出料口连通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一端与分料盒连通,所述送料管设置为软管,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绕管机构,所述送料管饶设于绕管机构上。
[0010]优选的,所述绕管机构包括绕线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绕线轮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通孔内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抽送泵,底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分料盒,施肥管与分料盒相连通,施肥管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的设计,使得使用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施肥管至芦荟的下方根部,抽送泵可以将肥料从肥料罐内抽送至分料盒内,再通过施肥管的下料孔将肥料喷出,从而达到施肥的效果,从而可以能够精准施肥,并且避免了人工容易被刺伤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动推杆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施肥管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绕线轮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板;2、脚轮;3、支撑板;4、承载板;5、手推把;6、肥料罐;7、抽送泵;8、送料管;9、分料盒;10、施肥管;11、电动推杆;12、滑动杆;13、钢珠套;14、扭力弹簧;15、转轴;16、绕线轮;17、防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脚轮2,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4,承载板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推把5,承载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嵌装有肥料罐6,肥料罐6的下端位于承载板4的下方,肥料罐6的下端呈锥形设置,肥料罐6的上端设置有加肥口,肥料罐6的下端设置有出肥口,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抽送泵7,肥料罐6的出肥口与抽送泵7的进料口连通,
[0020]底板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分料盒9,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开口处滑动插接有滑动杆12,收纳槽的开口嵌装固定有钢珠套13,钢珠套13的内壁设置有钢珠,滑动杆12插接贯穿于钢珠套13内,滑动杆12通过钢珠套13与收纳槽滑动配合,滑动杆12的一端与分料盒9固定连接,收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一端与滑动杆12固定连接;
[0021]抽送泵7的出料口与分料盒9连通,抽送泵7的出料口连通有送料管8,送料管8的一端与分料盒9连通,送料管8设置为软管,其中一组支撑板3上设置有绕管机构,送料管8饶设于绕管机构上,绕管机构包括绕线轮16,支撑板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15,绕线轮16通过转轴15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转轴15上套设有扭力弹簧14,扭力弹簧14的一端与通孔内固定连接;
[0022]分料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施肥管10,施肥管10与分料盒9相连通;施肥管10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下料孔设置有多组,多组下料孔呈等距排列设置,施肥管10对称设置有两组,施肥管10呈弧形设置,分料盒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块17,防撞块17位于两组施肥管10之间,且防撞块17设置为弹性橡胶块。
[0023]使用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施肥管10至芦荟的下方根部,抽送泵7可以将肥料从肥料罐6内抽送至分料盒9内,再通过施肥管10的下料孔将肥料喷出,从而达到施肥的效果。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脚轮(2),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推把(5),所述承载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嵌装有肥料罐(6),所述肥料罐(6)的下端位于承载板(4)的下方,所述肥料罐(6)的下端呈锥形设置,所述肥料罐(6)的上端设置有加肥口,所述肥料罐(6)的下端设置有出肥口,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抽送泵(7),所述肥料罐(6)的出肥口与抽送泵(7)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底板(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分料盒(9),所述抽送泵(7)的出料口与分料盒(9)连通,所述分料盒(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施肥管(10),所述施肥管(10)与分料盒(9)相连通,所述施肥管(10)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下料孔呈等距排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荟种植用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10)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施肥管(10)呈弧形设置,所述分料盒(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撞块(17),所述防撞块(17)位于两组施肥管(10)之间,且防撞块(17)设置为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阳邱碧霞林雅玲陈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涵江区江夏芦荟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