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塞、脉冲模块、杀菌组件和储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密封塞、脉冲模块、杀菌组件和储存设备,其中密封塞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槽体;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槽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成第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塞,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极大地简化了穿线过程,扣合后形成的第一通道保护其中的导线,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塞、脉冲模块、杀菌组件和储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塞、一种脉冲模块、一种杀菌组件和储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密封塞采用一体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导线需要穿越内部的孔道连接到外部,穿线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密封塞。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脉冲模块。
[000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杀菌组件。
[0007]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储存设备。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密封塞,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槽体;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槽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成第一通道。
[0009]本技术提出的密封塞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槽体,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槽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式地连接在一起,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成第一通道。
[0010]具体地,密封塞采用分体式结构,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未连接时,此时设置的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处于未封闭状态,便于在其中放置导线,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成第一通道,导线被固定在第一通道内,该连接方式使得放置导线更加灵活、便捷,同时导线放置在第一通道内,避免了其他导电物体和硬物对导线的干扰和破坏。
[0011]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采用分体式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开时,其上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用于放置导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形成第一通道,导线设于第一通道内。分体式结构极大地简化了穿线过程,扣合后形成的第一通道保护其中的导线,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2]另外,本技术提供的密封塞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孔段,第一孔段沿密封塞的轴向延伸;第二孔段,第二孔段的一端与第一孔段相连通,第二孔段的出口位于密封塞的侧壁。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通道包括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在密封塞的内部沿着密封塞的轴向延伸,第二孔段的一端在密封塞的内部与第一孔段相连通,第二孔段
的出口位于密封塞的侧壁上,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一方面为导线提供通道,将导线引出密封塞,另一方面用于防止密封塞内的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密封塞中其他导电物体的干扰。通过将出口设置于密封塞的侧壁,进而通过调整密封塞以使得出口位于上方,进而通过出口灌注密封胶时,能够避免密封胶流出,提升安装过程的清洁。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槽体包括:第一子槽,第一子槽沿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子槽,第二子槽的一端与第一子槽相连通,第二子槽的另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一本体的侧壁;第二槽体包括:第一段槽,第一段槽沿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槽体包括:第二段槽,第二段槽的一端与第一段槽相连通,第二段槽的另一端的开口位于第二本体的侧壁;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子槽和第一段槽扣合成第一孔段,第二子槽和第二段槽扣合成第二孔段,第二子槽的开口与第二段槽的开口扣合成出口。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槽体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第一子槽沿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子槽的一端与第一子槽相连通,第二子槽的另一端的开口设于第一本体的侧壁上。第二槽体包括有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第一段槽沿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段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槽相连通,第二段槽的另一端的开口设置与第二本体的侧壁上。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分体状态时,导线安装于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内或者将导线安装于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然后将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相扣合,具体地,第一子槽与第一段槽扣合,第二子槽与第二段槽扣合,完成对导线的安装。通过设置成分体结构,且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连接的连接面开设凹槽结构,方便导线的安装,提升安装效率。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孔段包括第一阶梯孔和与第一阶梯孔相连通的第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阶梯孔的直径。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孔段包括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相连通,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阶梯孔的直径,第一阶梯孔用于在安装过程中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第二阶梯孔用于穿设导线。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包括沿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槽;第二本体包括沿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通槽;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扣合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二孔段相连通。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本体包括沿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槽,第二本体包括沿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通槽,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扣合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孔段相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一孔段平行设置于密封塞内,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在第一通道与第一孔段间形成绝缘间隔,保护其中的导线不相互受到影响。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一半环槽,第一半环槽的开口位于第一本体的轴向端部;第二本体还包括第二半环槽,第二半环槽的开口位于第二本体的轴向端部;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半环槽与第二半环槽扣合成环形槽,环形槽的开口位于第一通道的端口的周侧。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半环槽,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半环槽扣合形成环形槽,环形槽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密封塞轴向端口处,位于第一通道端口的周侧。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凹槽结
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与凹槽结构相配合的凸起结构。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凹槽结构,另一个为可以与凹槽结构配合连接的凸起结构通过凹槽结构与凸起结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且通过凹槽结构和凸起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用于感知导线是否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包括凸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包括通孔,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凸柱插设于通孔内。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凸柱插设于通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槽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围合成第一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沿所述密封塞的轴向延伸;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孔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孔段的出口位于所述密封塞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包括:第一子槽,所述第一子槽沿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子槽的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二槽体包括:第一段槽,所述第一段槽沿所述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段槽,所述第二段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段槽的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一段槽扣合成所述第一孔段,所述第二子槽和所述第二段槽扣合成所述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子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段槽的开口扣合成所述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包括第一阶梯孔和与所述第一阶梯孔相连通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通槽;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扣合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孔段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第一半环槽,所述第一半环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端部;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