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1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保温板,保温板包括:本体;定位部,与本体相连,包括定位槽;滚动部,嵌设于定位槽中,部分滚动部位于定位槽外。在装配保温板的过程中,完成定位部和本体的连接即可将滚动部安装在预定安装位置上,免去了在本体上依次压入滚珠的步骤,从而解决了滚珠易在装配过程中散落、易丢失、装配难度大、装配精度差、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设置定位部可以避免滚动部直接接触本体,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滚珠易磨损外壳结构,滚珠易脱落、转动噪音大、壳体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壳体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壳体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板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板。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保温板旋转结构主要参考轴承结构,生产保温板的过程中直接将滚珠嵌在保温板上,以通过滑动的滚珠实现转动。但是这种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滚珠散落的情况,增加了装配操作难度。并且该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滚珠磨损外壳结构的问题,影响产品寿命。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的保温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板。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板,包括:本体;定位部,与本体相连,包括定位槽;滚动部,嵌设于定位槽中,部分滚动部位于定位槽外。
[0007]本技术限定了一种保温板,该保温板可以通过自身所产生的热量对放置在其上的物体进行加热,以在低温环境下减缓该物体的降温速率。在此基础上,保温板的尺寸较大,其上可能会放置多个物体,在用户不改变自身位置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转动保温板降低取放物体的难度。具体地,保温板可以是保温餐台,保温板设置在用户就餐的餐桌上,其自身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放置在保温板上的菜品,以降低食物冷却凝结的速率。其中用户需要获取位置较远的食物时,可通过转动保温板来缩短物体和自身间的距离。
[0008]相关技术中,上述转动需求多通过直接嵌设在保温板外壳上的滚珠实现。但滚珠在装配过程中存在易散落、易丢失的问题,给装配人员带来困难的同时还会出现漏装的现象,以至于产品的良品率被拉低。除此之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与外壳相接触的滚珠会磨损外壳结构,导致壳体对滚珠的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导致产品容易出现滚珠脱落、转动噪音大、壳体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9]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保温板包括本体、定位部和滚动部。其中,本体为保温板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保温板上的其他结构,工作过程中本体发生转动。定位部和滚动部组成滚动组件,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滚动部嵌设在定位槽上。其中,定位槽的形状与滚动部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以在完成定位部和滚动部的连接的基础上保证滚动部可相对定位部滚动,并且部分滚动部暴露在定位槽外。定位部设置在本体上,本体转动过程中,暴露在定位槽外的滚动部在接触面上滚动,以降低本体的转动阻力。其中,滚动部可以为球形结构,还可以为柱形结构,该技术方案不对滚动部的结构做硬性限定,满足滚动需求即可。
[0010]通过设置定位部,使滚动部可在预先加工生产过程中完成与定位部的连接,从而
形成包括定位部和滚动部的滚动组件。在装配保温板的过程中,完成定位部和本体的连接即可将滚动部安装在预定安装位置上,相较于前述相关技术来说,本申请所限定的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免去了在本体上依次压入滚珠的步骤,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滚珠易在装配过程中散落、易丢失、装配难度大、装配精度差、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设置定位部可以避免滚动部直接接触本体,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滚珠易磨损外壳结构,滚珠易脱落、转动噪音大、壳体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设置嵌入定位部上的滚动部有利于实现保温板的模块化设计,使滚动组件和本体可以分体运输并在使用现场装配,从而降低保温板的运输难度。另外,在某一滚动部或定位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通过拆卸对应定位部来执行维修和更换,免去了拆卸整个滚珠压板的繁复操作,从而降低了保温板的维护难度。进而实现了优化保温板结构,降低保温板装配复杂度,降低保温板故障率,延长保温板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0011]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保温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部为球体;定位槽为球形槽。其中,定位槽在定位部上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滚动部的直径。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滚动部和定位槽的形状做出了限定。具体地,滚动部为球体,对应地容置滚动部的定位槽为球形槽。将滚动部设置为球体可以解除滚动部滚动方向的限制,可以降低滚动部卡死的概率。同时,将滚动部设置为球体还可以降低与滚动部配合的转动结构的复杂度,有利于缩减保温板的成本并提升保温板的结构紧凑度。设置对应的球形槽可以提升滚动部和定位槽的匹配度,有利于提升滚动部的定位精度,还能够提升滚动部的滚动平稳性。
[0014]具体地,定位槽的直径大于滚动部的直径,以确保滚动部可以在定位槽内滚动,避免滚动部卡死。在此基础上,球形定位槽在定位部上的开口为圆形,该开口的直径小于滚动部的直径,从而使该开口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滚动部由开口脱出。同时,在球形定位槽上设置开口直径小于滚动部直径的圆形开口可以确保部分球形滚动部暴露于定位槽外侧,以通过在接触面上滚动的滚动部降低本体的转动阻力。进而实现优化保温板转动结构,提升滚动部定位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定位部为柱状体,定位槽设于定位部的其中一个端面上。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定位部的形状做出了限定。定位部为柱状体,具体可以为套筒。在此基础上,定位槽开设在定位部的其中一个端面上,滚动部嵌设在定位槽内,并且部分滚动部凸出于该端面。将定位部设置为柱状体可以为在本体上插接定位部提供便利条件。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安装槽,定位部设于安装槽内。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对定位部在本体上的安装方式做出了限定。具体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形状与定位部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即安装槽为柱形槽。装配过程中,将定位部插接于安装槽内即可将滚动部定位在预定安装位置上。其中,安装槽和定位部过盈配合,从而提升定位部在本体上的定位稳定性,降低定位部脱出的概率。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保温板还包括:限位部,设于定位部的周侧面上,与本体上设有安装槽的面抵接。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温板中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定位部的周侧面上,具体限位部可以是设置在定位部周侧且环绕定位部的凸筋。装配过程中,将定位部推入安装槽,直至限位部与本体上开设安装槽的表面相接触。通过在定位部上设置限位部,可以通过限位部和本体间的抵靠配合关系使定位部和滚动部可以准确安装在预定安装位置上,以确保各滚动部分布在同一平面上,避免出现因定位误差所引起的偏心转动的现象。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滚动部为N个,N个滚动部在以本体的转轴为轴的同一个圆上均匀分布;转轴的延伸方向与保温板的高度方向一致;N大于等于2。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滚动部的数目以及滚动部的分布方式做出了限定。具体地,每个保温板上设置有N个滚动部,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在此基础上,N个保温板在以本体的转轴为轴的圆上均匀分布,具体该圆以本体的转轴为轴,且该圆所处的平面垂直与转轴,均匀分布即任意两个相邻的滚动部间的夹角相同。另外,本体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保温板的高度方向一致,也就是本体在水平面上转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定位部,与所述本体相连,包括定位槽;滚动部,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中,部分所述滚动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为球体;所述定位槽为球形槽;其中,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定位部上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动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柱状体,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其中一个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安装槽,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周侧面上,与所述本体上设有所述安装槽的面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为N个,N个所述滚动部在以所述本体的转轴为轴的同一个圆上均匀分布;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启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