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快速转接盒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盒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快速转接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种类越来越多,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的测试量越来越大。然而大多数企业在搭建测试台架时采用手动接电流线的方式来完成。
[0003]但是,手动接电流线增大了员工触电的风险,同时,由于员工人工对电流线进行连接,其效率比较低。并且,若出现电流线与线鼻子固定不稳,电流线与线鼻子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就会缩短了线鼻子的使用寿命。
[0004]此外,除了人工手动对接电流线之外,还存在采用电流线转接箱的方式。但市场上电流线转接箱的体积大、质量重、操作耗时、不安全,无法满足有大量测试需求的电池企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缆快速转接盒,以便于电缆线路之间的快速连接。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缆快速转接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所述盒体上的若干组连接单元; />[000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快速转接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于所述盒体(1)上的若干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成型于所述盒体(1)上的凹槽(10),设于所述凹槽(10)中的电流排(100),以及对应所述电流排(100)的两个端部设于所述盒体(1)上的两组压紧机构;所述凹槽(10)的两端均贯通至所述盒体(1)的表面,待连接的两根电缆(2)分别从所述凹槽(10)的两端插入所述凹槽(10)内,并被两所述压紧机构分别抵压于所述电流排(100)的两个端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快速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从所述盒体(1)的一侧贯通至所述盒体(1)的另一侧;所述凹槽(10)的中段的走势呈“Z”状;所述电流排(100)随形所述中段的走势设置,并固装于所述中段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快速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排(100)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流排(100)经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的安装螺钉(101)紧固于所述凹槽(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快速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中与所述电流排(100)的两个端部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电缆(2)插入所述凹槽(10)中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快速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2)的端部设有线鼻子(20),所述线鼻子(20)随所述电缆(2)插入所述凹槽(10)内并被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于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安林,何先,张锋,谈作伟,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