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916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投入少;其适合作为城镇泵站的新建和改造升级。其适合作为城镇泵站的新建和改造升级。其适合作为城镇泵站的新建和改造升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


[0001]本系统涉及水利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城镇的内部水系循环多依赖自然水补给、地势高差自然流动,并通过在河道中设置水闸调度水流,该种方式,一旦自然补给水量下降,会导致整个水系的水流动速度变缓甚至成为死水,容易使得水系条件恶化。而且,在暴雨期,自然水补给量较大时,自然河道的水位较高,一般系统难以向外排出多余的水,容易产生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系统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泵站管理和城市排涝、补水效果欠佳,改造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内河与外河的交汇处,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出水管路(9)、内河进水管路阀门(3)、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外河进水管路阀门(5)、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一体化多功能泵(10);所述的进出水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所述的第一管路(9.1)、第二管路(9.2)、第三管路(9.3)依序连接;内河出水管路阀门(6)设置在第一管路(9.1)和第二管路(9.2)连接处;外河出水管路阀门(4)设置在第二管路(9.2)和第三管路(9.3)连接处;第一管路(9.1)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第三管路(9.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河一侧;在第二管路(9.2)的侧壁上连接设置有一体化多功能泵(10);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接头,第四管路(9.4)、第五管路(9.5)通过转接头与一体化多功能泵(10)连接;第四管路(9.4)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内侧;第五管路(9.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河水闸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防洪排涝、补水的一体化多功能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7),所述的水位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升吕彦文郭晋伟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