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包括设风扇容置穴的机壳本体、套合在风扇容置穴外的集尘套筒及控制导匣,集尘套筒进气孔与集尘室连通,集尘室洞孔连通风扇容置穴进气穴,集尘套筒出气孔连通风扇容置穴出气穴,控制导匣进气口套接集尘套筒出气孔,控制匣设导引套筒,导引套筒对正吸吹尘管附件通孔和集尘套筒进气孔,阻绝第二进气孔时,风扇循吸吹尘管附件将外界污物吸入集尘套筒中,控制匣出气口对正吸吹尘管附件通孔时,风扇气流吹向目标物。(*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数细小的粉尘随着空气而任意飘落在各处,这些细小粉尘、尘埃经常堆积、聚积在角落、夹缝中,甚至附着在物品上,若用扫帚等工具进行清洁,根本无法彻底清除,故目前人们已普遍运用吸尘器来从事清洁粉尘的工作,也有人利用按压吸气囊或用空压机串接吹气枪的方式,清除物件上的粉尘污物,这些工具都仅具有单一的使用功能,不能合为一体,给使用造成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通过拨转一个控制匣,即可根据不同的清洁工作需要而转变使用状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体积小,便于携带。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包括机壳本体、风扇、集尘套筒及控制导匣,机壳本体凹设一个以上的风扇容置穴,风扇容置在风扇容置穴内,风扇容置穴设有一个进气穴和一个出气穴,机壳本体轴向凹设一个套孔,以在内套接一个吸吹尘管附件,机壳本体上还开设一个泄引孔,以使机壳本体与外界气流连通,集尘套筒稳固地装置在机壳本体内,其里侧设成一个中空集尘室,集尘套筒的第一侧吻合地套合在风扇容置穴外,集尘室穿设一个以上的洞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进气穴,集尘套筒的第二侧贯穿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以分别连通集尘室,集尘套筒还穿设一个出气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的出气穴,控制导匣设有一个中空匣体,该匣体贯穿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进气口吻合地套合在集尘套筒的出气孔,中空匣体侧缘连设一个导引套筒并贯穿一个导孔,控制导匣突伸一个拨片,并突伸在机壳本体的滑槽外-->面,所述机壳本体包括主机壳部和附件连接壳部,主机壳部凹设有风扇容置穴,以容置风扇在内驱转,并界定设成一个进气穴和一个出气穴,主机壳体向下延伸一个把手,附件连接部吻合地套合在主机壳部上,其轴向地向内凹设一个套孔,并开设一个以上的泄引孔,所述集尘套筒第一侧吻合地套合在风扇容置穴外,集尘套筒的第一侧内凹界定一个集尘室,该集尘室的里侧连设一侧壁并贯穿一个洞孔以连通进气穴,该洞孔外跨置铺设过滤材质,该集尘套筒贯穿一穿孔以连通出气穴,盖体第一侧设有一个套穴以吻合地套在集尘室上,盖体上贯穿一个第一进气孔和一个第二进气孔,分别连通集尘室,第一进气孔轴向对正机壳主机的套孔,盖体突伸一个出气导轴,其轴向地贯穿一个出气孔,以吻合套接集尘套筒的穿孔,所述集尘室的里侧侧壁上突设数个突肋,以跨置铺设过滤材质,所述集尘套筒的第二侧端面上突伸一个吹尘定位阻块和一个吸尘定位阻块。本技术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通过控制导匣的拨片,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切换使用状态,进行吹尘作业时,将中空匣体的出气口偏转对正吸吹尘管附件的通孔,启动风扇,风扇产生的气流循控制导匣,经吸吹尘管附件吹向目标物,进行吹尘,进行吸尘作业时,通过控制导匣的拨片,将导引套筒的导孔偏转对正介于吸吹尘管附件的通孔和集尘套筒的第一进气孔间,中空匣体阻绝在第二进气孔外,启动风扇,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循吸吹尘管附件将外界空气、尘杂物吸入到集尘套筒的集尘室中,进行吸尘清洁工作,达到一机两用的使用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呈吹尘状态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呈吹尘状态时集尘套筒与控制导匣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呈吸尘状态时集尘套筒与控制导匣的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呈吸尘状态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至6所示,本技术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包括机壳本体1、风扇2、集尘套筒3及控制导匣4,机壳本体1凹设一个以上的风扇容置穴11,以容置风扇2在内旋转,集尘套筒3套合在风扇容置穴11外,风扇容置穴11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进气孔31和32,以及一个出气孔33,使该第一进气孔31、32连通集尘套筒3的里侧集尘室30,该集尘室30穿设一个洞孔301连通风扇容置穴11的进气穴11a,出气孔33连通风扇容置穴11的一侧出气穴11b,控制导匣4设有一个进气口41,其稳固地套接在集尘套筒3的出气孔33,以导引风扇2所产生的气流从控制导匣4的出气口42蹿出,控制导匣4连设一个导引套筒44,使控制导匣4依该进气口41为圆心,偏转地使导引套筒44对正介于机壳本体1所套接的吸吹尘管附件5的通孔51和集尘套筒3的第一进气孔31,且阻绝第二进气孔32时,风扇2即旋转地循吸吹尘管附件将外界粉尘、污物吸入集尘套筒3中集尘,也可使控制导匣4的出气口42偏转地对正吸吹尘管附件5的通孔51,以向外吹尘,成为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机壳本体1包括主机壳部1a和附件连接壳部1b,主机壳部1a设有一个风扇容置穴11,以容置风扇2在内旋转,风扇容置穴11界定设有一个进气穴11a和一个出气穴11b,主机壳部1a向下延伸一个把手12,附件连接壳部1b吻合地套合在主机壳部1a上,其向内凹设一个套孔13,以在内稳固地套接一个吸吹尘管附件5,并开设一个泄引孔14以供疏通外界与机壳本体1内的气流。本技术所使用的风扇2连接在一个驱动马达21的转轴上,驱动马达21稳固地安装在机壳本体1中,且用一个电源开关22操作启动,驱动-->马达21可连接一个置于在把手12中的电池电源23,并使电池电源23串接电源开关22,通过电源开关22控制电池电源23的闭路或开路,从而控制驱动马达21的启闭。集尘套筒3套筒部3a的第一侧端吻合地套合在风扇容置穴11外,以将风扇2包套在内,套筒部3a的第二侧端内界定一个集尘室30,集尘室30的里侧连设一个侧壁30a以区隔集尘室30和风扇容置穴11,侧壁30a上穿设一个以上的洞孔301以连通风扇容置穴11进气穴11a,该洞孔301外跨置铺设过滤材质302,以过滤吸入集尘室30的粉尘、杂物,套筒部3a的集尘室30外贯穿一个穿孔303以对正、连通风扇容置穴11的出气穴11b,盖体3b的第一侧设有一个套穴30b以吻合地套合在集尘室30的外侧出口,盖体3b上贯穿一个第一进气孔31和第二进气孔32,以分别连通集尘室30,使第一进气孔31轴向地对正附件连接壳部1b的套孔13,另在盖体3b的侧缘突伸一个出气导轴330轴向贯穿一个出气孔33以套接套筒部3a的穿孔303,向外导引出气穴11b的气流。所述套筒部3a的侧壁30a上突设数个突肋304,以跨置铺设过滤材质302,盖体3b通过螺丝36锁固在附件连接壳部1b上,以稳固集尘套筒3。控制导匣4包括中空匣体40、拨片43和导引套筒44,该中空匣体40的第一侧突伸一个进气口41部贯穿一个进气口41以连通中空匣体40内部,进气口41吻合地套合在集尘套筒3的出气孔33,以导引气流进入中空匣体40内,中空匣体40的第二侧穿通一个出气口42以向外导引中空匣体40内的气流,拨片43一端连伸在中空匣体40上,另一端穿套出机壳本体1的滑槽15外,供使用者拨动偏转控制导匣4,导引套筒44连设在中空匣体40的侧缘并贯穿一个导孔441,控制导匣4的中空匣体-->40的第一侧贴靠在集尘套筒3的盖体3b外,以进气口部41为圆心,通过拨片43操作偏转,使中空匣体40的出气口42偏对地对正附件连接壳部1b的套孔13时,如图3、4所示该中空匣体40的出气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包括机壳本体、风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集尘套筒及控制导匣,机壳本体凹设一个以上的风扇容置穴,以容置风扇在内驱转,风扇容置穴设有一个进气穴和一个出气穴,机壳本体轴向凹设一个套孔,以在内套接一个吸吹尘管附件,机壳本体上还开设有一个泄引孔,以使机壳本体与外界气流连通,集尘套筒稳固地装置在机壳本体内,其里侧设成一个中空集尘室,集尘套筒的第一侧吻合地套合在风扇容置穴外,集尘室穿设一个以上的洞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的进气穴,集尘套筒的第二侧贯穿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以分别连通集尘室,集尘套筒还穿设一个出气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的出气穴,控制导匣设有一个中空匣体,该匣体贯穿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进气口吻合地套合在集尘套筒的出气孔,中空匣体侧缘连设一个导引套筒并贯穿一个导孔,控制导匣突伸一个拨片,并突伸在机壳本体的滑槽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包括机壳本体、风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集尘套筒及控制导匣,机壳本体凹设一个以上的风扇容置穴,以容置风扇在内驱转,风扇容置穴设有一个进气穴和一个出气穴,机壳本体轴向凹设一个套孔,以在内套接一个吸吹尘管附件,机壳本体上还开设有一个泄引孔,以使机壳本体与外界气流连通,集尘套筒稳固地装置在机壳本体内,其里侧设成一个中空集尘室,集尘套筒的第一侧吻合地套合在风扇容置穴外,集尘室穿设一个以上的洞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的进气穴,集尘套筒的第二侧贯穿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以分别连通集尘室,集尘套筒还穿设一个出气孔,以连通风扇容置穴的出气穴,控制导匣设有一个中空匣体,该匣体贯穿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进气口吻合地套合在集尘套筒的出气孔,中空匣体侧缘连设一个导引套筒并贯穿一个导孔,控制导匣突伸一个拨片,并突伸在机壳本体的滑槽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机两用的吸吹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包括主机壳部和附件连接壳部,主机壳部凹设风扇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珠,
申请(专利权)人:李锦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