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97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发电、电池管理单元、协同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过放保护单元;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传输到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对传输的电能进行管控检测,并输出安全电能;协同控制单元对输出安全电能进行协同分配,进而调整电能的存储位置;存储单元通过协同控制单元均匀存储电能;过放保护单元检测及保护存储电能的释放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协同控制单元对太阳能发电和电能的存储进行管控,调整电能的存储位置以及保护各个电池组的安全。的存储位置以及保护各个电池组的安全。的存储位置以及保护各个电池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协同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电网接入大量非线性及冲击性负载,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以及新能源发展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电能质量的治理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现有电力能源的来源主要是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对与太阳能发电来说,需要管理太阳能发电所输出的电能以及对电能的存储保护;在太阳能发电与电池存储之间需要建立两者的协同控制和管理,才能更好的管理及控制电池在充电和放电之间的联系;而过放电可能造成电极活性物质损伤,失去反应能力,使电池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用于将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传输到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包括二极管D1,与所述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的场效应管Q1,与所述太阳能发电串联连接,对传输的电能进行管控检测,并输出安全电能;协同控制单元,包括吸附开关S1,与所述吸附开关S1引脚1连接的单向可控硅D6,与电池管理单元串联连接,用于对输出安全电能进行协同分配,进而调整电能的存储位置;存储单元,包括第一电池组B1,与所述第一电池组B1负极端连接的第二电池组B2,与所述协同控制单元串联连接,用于通过协同控制单元均匀存储电能;过放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D9、与所述二极管D9负极端连接的低压控制器U2,与所述存储单元串联连接;用于检测及保护存储电能,并进行存储电能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感L1、场效应管Q1、电感L2、电容C2、电阻R1、场效应管Q2和电池保护器U1,其中,所述二极管D1正极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引脚2、电阻R1一端和太阳能发电正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引脚3分别与电容C1一端和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另一端和电池保护器U1引脚4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引脚1分别与电感L2一端和电池保护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引脚3和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电池保护器U1引脚3、电阻R1另一端和太阳能发电负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引脚1与电池保护器U1引脚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与电池管理的协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单元包括灯LE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单向可控硅D6、单向可控硅D7、单向可控硅D8、吸附开关S1、吸附开关S2和吸附开关S3,其中,所述灯LED1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2正极端、二极管D1负极端、单向可控硅D6正极端、单向可控硅D7正极端和单向可控硅D8正极端连接;所述灯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行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