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91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比例控制液压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包括阀套及设置于所述阀套中的活塞套、螺塞套、调压螺栓,所述活塞套、螺塞套、调压螺栓依次套设,所述活塞套和所述调压螺栓分别位于所述阀套的两端,所述活塞套和所述螺塞套的前端分别活动穿设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活塞套中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螺塞套中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螺塞套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独立设置的活塞套、螺塞套并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工作,使得活塞套复位时,进油口压力稳定而不产生压力冲击,减少啸叫和振动,工作时完全无噪音产生。工作时完全无噪音产生。工作时完全无噪音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


[0001]本技术涉及比例控制液压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

技术介绍

[0002]先导型溢流阀主要用在多路阀的工作联,用于工作负载的过载溢流限压保护和负载管路吸空时从回油路补充油液。现有的先导型溢流阀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先导阀实际上是一个小流量直动型溢流阀,其阀芯为锥阀芯,主阀芯一般也是锥阀芯,但这些结构中,阀套的回油容易形成涡流,阀芯为悬臂结构容易产生振动,在溢流工况时会出现尖锐的啸叫声,无论怎样更改匹配溢流阀的进油和出油阻尼及多路阀阀腔的进油和回油结构,都无法改变啸叫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关键在于:包括阀套及设置于所述阀套中的活塞套、螺塞套、调压螺栓,所述活塞套、螺塞套、调压螺栓依次套设,所述活塞套和所述调压螺栓分别位于所述阀套的两端,所述活塞套和所述螺塞套的前端分别活动穿设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活塞套中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螺塞套中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螺塞套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该方案的效果是通过独立设置的活塞套、螺塞套及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极大改善了阀的调节性能。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阀芯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一阀芯的台阶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内壁间歇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阀芯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二阀芯的台阶部与所述螺塞套的内壁间歇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大弹簧和小弹簧,所述大弹簧和小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套的内壁和螺塞套的前端抵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螺塞套的内壁和所述调压螺栓的前端抵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压螺栓后端穿出所述螺塞套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0010]优选的,所述阀套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外壁间歇接触,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螺塞套的外壁间歇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阀套上开设有出油口和外溢流口,所述出油口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端设置,所述外溢流口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独立设置的活塞套、螺塞套并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工作,使得活塞套复位时,进油口压力稳定而不产生压力冲击,减少啸叫和振动,工作时完全无噪音产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包括阀套1及设置于所述阀套1中的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所述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依次套设,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调压螺栓4分别位于所述阀套1的两端,所述调压螺栓4后端穿出所述螺塞套3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螺塞套3的前端分别活动穿设有第一阀芯5和第二阀芯6,所述第一阀芯5的中心开设有通孔51,所述第一阀芯5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一阀芯5的台阶部与所述活塞套2的内壁间歇接触,所述第二阀芯6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二阀芯6的台阶部与所述螺塞套3的内壁间歇接触,所述活塞套2中设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螺塞套3中设有第二弹性件8,所述螺塞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10。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包括阀套1及设置于所述阀套1中的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所述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依次套设,螺塞套3)和调压螺栓4)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圈15,所述阀套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活塞套2的外壁间歇接触,所述第二限位部12与所述螺塞套3的外壁间歇接触,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调压螺栓4分别位于所述阀套1的两端,所述调压螺栓4后端穿出所述螺塞套3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螺塞套3的前端分别活动穿设有第一阀芯5和第二阀芯6,所述第一阀芯5的中心开设有通孔51,所述第一阀芯5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一阀芯5的台阶部与所述活塞套2的内壁间歇接触,所述第二阀芯6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二阀芯6的台阶部与所述螺塞套3的内壁间歇接触,所述活塞套2中设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螺塞套3中设有第二弹性件8,所述螺塞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所述阀套1上开设有出油口13和外溢流口14,所述出油口13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11端设置,所述外溢流口14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12设置;
[0020]所述第一弹性件7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大弹簧71和小弹簧72,所述大弹簧71和小弹簧72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套2的内壁和螺塞套3的前端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8为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螺塞套3的内壁和所述调压螺栓4的前端抵接。
[0021]工作原理:首先调节调压螺栓在螺塞套中的深度,即调整先导弹簧的压缩量,从而调整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启动液压系统,依靠溢流阀本身的结构,液体先由第一阀芯的通孔流入活塞套中,当进油口压力升高到设定压力,第二阀芯打开螺塞套的通路,液体流入螺塞套,从溢流口流出,由于第一阀芯阻尼孔的作用,在液体流动时,活塞套的空腔与进油口存在压差,工作压力逐渐上升,当压差增大到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簧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时,活塞向后移动,打开出油口,快速泄压,此时进油口压力减小,压差减小进而活塞复位,活塞复位时,第一阀芯自动调整,使进油口压力稳定而不产生压力冲击,发生振动问题。
[0022]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1)及设置于所述阀套(1)中的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所述活塞套(2)、螺塞套(3)、调压螺栓(4)依次套设,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调压螺栓(4)分别位于所述阀套(1)的两端,所述活塞套(2)和所述螺塞套(3)的前端分别活动穿设有第一阀芯(5)和第二阀芯(6),所述活塞套(2)中设有第一弹性件(7),所述螺塞套(3)中设有第二弹性件(8),所述螺塞套(3)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5)的中心开设有通孔(51),所述第一阀芯(5)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一阀芯(5)的台阶部与所述活塞套(2)的内壁间歇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6)的内端设有台阶部,该第二阀芯(6)的台阶部与所述螺塞套(3)的内壁间歇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先导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峰左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远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