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79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挡泥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条,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条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当摩托车轮胎的尺寸与挡泥板的尺寸不适配时,滑动两个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可以控制挡泥板的安装半径的大小,从而适配直径不同的摩托车轮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块的一侧设置缓冲板,缓冲板的外表面可以代替挡泥板与其他物体接触,且插接孔内的弹簧可以将碰撞的力进行缓冲,防止对挡泥板造成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挡泥板
,特别是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摩托车的前挡泥板的主要作用是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防止泥土或雨水飞溅污染车身和乘骑人员,因此前挡泥板是摩托车很重要的配件,现在市面上的摩托车的前挡泥板大多数是采用塑料制成的,前挡泥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枚螺栓直接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左、右前减震支架之间,现有技术的挡泥板有几个缺点,由于摩托车挡泥板是根据摩托车的轮胎尺寸来制造的,且由于很多摩托车轮胎尺寸大小不一,所以一种挡泥板只能对一种尺寸的轮胎上进行安装,如果需要安装的轮胎直径过大或过小,受限于挡泥板支架的尺寸,都不能正常进行安装,且摩托车在狭窄的空间进行掉头、转弯等动作时,挡泥板会经常剐蹭到墙面或者其它物体,导致挡泥板受损,失去挡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所述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泥板(1),所述挡泥板(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条(2),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条(2)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板(3),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3)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动板(4),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4)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于另外两个安装条(2)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板(3)和第二滑动板(4)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旋转固定块(5),所述挡泥板(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缓冲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为一个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挡泥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101),每个所述转动块(101)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转动孔(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轴(201),所述转动轴(201)的外表面直径与转动块(101)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四个所述安装条(2)的一侧通过转动轴(201)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转动块(101)的一侧,每个所述安装条(2)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槽口(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301),所述第一滑动块(301)的外表与槽口(202)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动板(3)的一侧通过第一滑动块(301)滑动连接于槽口(202)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动块(3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302),所述第一滑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套孔(3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外护结构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桑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