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76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包括:若干纵向胶线和横向胶线;所有所述纵向胶线和所述横向胶线均距离料板外边缘有一定距离;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首尾相连,且同一方向中的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端部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可使胶水均匀分布在料板上并无断线或堆积,相邻胶线距离较近,并能保证胶层厚度;粘接压固时溢胶均匀且使胶水布满粘接面;使点胶时间提高了近49%,降低胶水的定额单耗并使每套料板用胶节约了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硅棒粘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硅棒尺寸的加大,使得相应的粘接硅棒的料板的尺寸也增大,则硅棒与料板的粘接面积也逐步增大,则现有的点胶轨迹无法适应大尺寸的料板的点胶布局,容易造成溢胶堆积,且不仅胶水用良多且点胶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点胶轨迹设计不合理导致溢胶堆积严重、点胶时间长且胶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包括:
[0006]若干纵向胶线和横向胶线;
[0007]所有所述纵向胶线和所述横向胶线均距离料板外边缘有一定距离;
[0008]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首尾相连,且同一方向中的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端部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不同。
[0009]进一步的,沿所述料板长度方向,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是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端部至所述料板端部距离的1.2

2倍。
[0010]进一步的,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至所述料板侧边的距离小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
[0011]进一步的,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至所述料板侧边的距离为5

15mm;
[0012]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为8

20mm。
[0013]进一步的,所有所述横向胶线均内置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之间。
[0014]进一步的,置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的长度均大于置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之间的其它所有所述纵向胶线的长度。
[0015]进一步的,置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之间的其它所有所述纵向胶线均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连接,并均置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纵向胶线均沿所述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有所述横向胶线均沿所述料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纵向胶线与所述横向胶线垂直连接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胶线的数量大于所述横向胶线的数量;且所述横向胶线的数量为两个。
[0018]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纵向胶线沿所述料板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横向胶线相对于所述料板长度中线对称设置。
[0019]采用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可使胶水均匀分布在料板上并无
断线或堆积,相邻胶线距离较近,并能保证胶层厚度;粘接压固时溢胶均匀且使胶水布满粘接面;使点胶时间提高了近49%,降低胶水的定额单耗并使每套料板用胶节约了20

25g,提高点胶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料板20、点胶轨迹21、纵向胶线
[0023]22、横向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如图1所示,在料板10上进行布置点胶,点胶轨迹20包括若干纵向胶线21和横向胶线22;其中,所有纵向胶线21和横向胶线22均距离料板外边缘有一定距离,目的是便于胶液被硅棒压制时有一定空间使胶液向外扩散溢胶;要求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与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是首尾相连的结构,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保证料板10靠近外缘的四个边都与硅棒粘接;同时要求同一方向中的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1与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2不同,目的是在料板10的端部设置不同距离的空间,以保证纵向胶线21和横向胶线22溢流交叉时不会出现堆积,更多不同位置的空间可使溢流的胶水平铺的更加均匀,保证端部胶液厚度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0026]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纵向胶线21均沿料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所有横向胶线22均沿料板10的宽度方向设置,直线的距离是最短的,不仅点胶用时短且每条胶线的胶液用量也有所降低,从而可降胶液的定额单耗量。所有纵向胶线21均与横向胶线22均垂直连接设置,垂直设置的胶线更易于连接且更容易观察胶液涂覆的宽度是否均匀,辨识度提高,更易于把控胶液涂覆的均匀与否。所有纵向胶线21沿料板10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有横向胶线22相对于料板10长度中线对称设置,均匀布置的胶线路径可保证胶液设置的均匀性。
[0027]优选地,沿料板10的长度方向,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2是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端部距离D1的1.2

2倍。这是由于,若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2大于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端部距离D1的2倍,则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最外侧横向胶线22的距离较大,胶水无法完全布满该预留的空间,导致料板10与料座粘接有空隙,粘接不牢固,影响切割质量。若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2小于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端部距离D1的1.2倍,则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最外侧横向胶线22的距离较小,在胶液向外溢流时容易出现堆积,导致胶液厚度不均匀,容易造成硅棒粘接高度不等,严重影响后续切割时金刚线的张力和入刀速度,严重时会造成金刚线断线。故,优选地,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的端部至料板10的端部的距离D2是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端部距离D1的1.5倍,不仅可完全将胶液布满料板10的端部,而且还可保证胶液厚度均匀一
致,保证料板10与硅棒粘接的质量。
[0028]进一步的,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至料板10侧边的距离W小于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至料板10端部的距离D2,由于纵向胶线21的长度较长,其溢流的面积相对于横向胶线22的所占面积较小,故需要缩短纵向胶线21至料板10侧面的距离W。
[0029]优选地,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至料板10侧边的距离W为5

15mm;且最外侧的横向胶线22至料板10端部的距离D2为8

20mm。其中,W的值可以为5mm、8mm、10mm、12mm和15mm;D2的值可以为8mm、10mm、12mm、15mm、18mm和20mm。
[0030]进一步的,所有横向胶线22均内置于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之间,目的是保证横向胶线22至料板10端部的距离D2大于纵向胶线21的端部至料板10端部的距离D1。
[0031]进一步的,置于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的长度均大于置于最外侧的纵向胶线21之间的其它所有纵向胶线21的长度,目的是保证在最外侧纵向胶线21和最外侧横向胶线22所围成的空间内,所有纵向胶线21都布满该空间,以提高料板10上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纵向胶线和横向胶线;所有所述纵向胶线和所述横向胶线均距离料板外边缘有一定距离;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首尾相连,且同一方向中的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端部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料板长度方向,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是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端部至所述料板端部距离的1.2

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至所述料板侧边的距离小于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外侧所述纵向胶线至所述料板侧边的距离为5

15mm;最外侧所述横向胶线至所述料板端部的距离为8

20mm。5.根据权利要求1

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粘接点胶轨迹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范晓东郭建光胡玉峰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