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63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包括:上盖、涡轮风扇组件和均热板组件,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一端,所述均热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另一端;所述涡轮风扇组件包括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相邻设置于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风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热阻,大幅度提升了显卡的风冷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提高其散热效率,为产品的升级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冷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卡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构件,对散热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现有显卡的散热方案中,在有限的空间和限制条件下,其散热功率很容易达到瓶颈,进而不能满足高性能的显卡散热需求,或是,通过多个风机叠加来实现散热效果的提升,但是这种方案明显会增加产品的高度,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提高散热效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
[0004]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包括:上盖、涡轮风扇组件和均热板组件,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一端,所述均热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另一端;所述涡轮风扇组件包括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相邻设置于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风扇口。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之间。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还包括风扇导风罩,所述第一涡轮风机通过所述风扇导风罩设置于所述中隔板的下方。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套设于所述风扇导风罩的内侧,所述风扇导风罩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件。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扇导风罩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隔板相连接。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均热板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均热板和热管,所述均热板和热管通过所述安装支架竖直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的一侧。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涡轮风扇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固定部,所述折弯固定部上设置有U形卡槽。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均热板组件靠近所述上盖侧壁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设置于所述均热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条与所述上盖的侧壁可拆卸式安装。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的侧壁下方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位置与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相对应。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均热
板组件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相邻设置于所述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所述均热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另一端,进而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热阻,大幅度提升了显卡的风冷散热效果,本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提高其散热效率,为产品的升级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在另一角度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均热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包括:上盖1、涡轮风扇组件2和均热板组件3,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设置于所述上盖1下方的一端,所述均热板组件3设置于所述上盖1下方的另一端;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包括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相邻设置于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所述上盖1设置有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的位置相对应的风扇口101。
[0020]本例所述上盖1指的是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上的盖体。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中的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优选背靠背设置于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且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的风机流道方向优选为同一个方向,所述上盖1设置有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的位置相对应的风扇口101,以提供涡轮风扇的风口,本例能够有效地实现最大风量的提供,在同等空间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所述均热板组件3包括均热板,如包括3D VC(3D均热板),能够在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相结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降低导热热阻,更为有效地提升散热效率。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还包括中隔板203,所述中隔板203设置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之间。所述中隔板203的设置,除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和第二涡轮风机202的安装之外,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了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的结构稳定性能,在中间起到支撑和加强结构的作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并合理地降低了噪音。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还包括风扇导风罩204,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通过所述风扇导风罩204设置于所述中隔板203的下方。所述第一涡轮风机201优选套设于所述风扇导风罩204的内侧,所述风扇导风罩20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件205,所述风扇导风罩204通过所述连接件205与所述中隔板203相连接。本例所述风扇导风罩204能够起到引导风力流向的作用,提高散热效率;在此基础上,所述风扇导风罩204与所述中隔板203通过连接件205相连接,所述连接件205可以是定位柱等连接构件,能够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能,并有效地降低了噪音。
[0023]如图2和图3所示,本例所述均热板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01、均热板302和热管303,所述均热板302和热管303通过所述安装支架301竖直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的一侧,竖直设置的方式,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旁边的垂直空间来实现所述均热板组件3的安装,能够高效且合理的优化整体的结构设计。因此,利用所述均热板组件3旁边的位置,就能够设置散热鳍片4,再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鳍片4优选通过鳍片支架5(如铁皮等)来实现安装,结构简单且可靠。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本例所述安装支架301远离所述涡轮风扇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固定部304,所述折弯固定部304上设置有U形卡槽305,便于快速实现安装和拆卸,也有利于后续的维护。本例所述均热板组件3靠近所述上盖1侧壁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条306,所述安装条306设置于所述均热板302的上方,所述安装条306与所述上盖1的侧壁可拆卸式安装,这样的设计也能够使得所述均热板组件3的安装和拆卸更为简便高效,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能,不会因为风机的高速运行而出现不稳固等问题,可靠性能高。
[0025]本例所述上盖1的侧壁下方设置有避位槽102,所述避位槽102指的是台阶式的空槽,用于实现对所述安装支架301的避位作用,因此,所述避位槽102的位置与所述安装支架301的位置相对应,能够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涡轮风扇组件和均热板组件,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一端,所述均热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方的另一端;所述涡轮风扇组件包括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相邻设置于所述显卡风冷散热装置的同一端,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风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组件还包括风扇导风罩,所述第一涡轮风机通过所述风扇导风罩设置于所述中隔板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套设于所述风扇导风罩的内侧,所述风扇导风罩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均热板和涡轮风扇的显卡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兰熊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七彩虹禹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