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57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包括芯体主体,芯体主体的内侧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钛钉击发件容置槽,钛钉击发件容置槽的长度大于钛钉击发件的长度,钛钉击发件活动设置于钛钉击发件容置槽内;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击发板运动轨道,击发板运动轨道沿轴向延伸至所述芯体主体的前部,击发板运动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拓展钛钉击发件的运动行程,使钛钉击发件的运动行程更长,钛钉击发件产生更大的击发力,从而提高钉合精度。从而提高钉合精度。从而提高钉合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创外科治疗器械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

技术介绍

[0002]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的过多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国家属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近年来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澳大利亚约为11.6%,亚洲国家发病率则约为5%。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无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中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对于一般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但是对于伴有贲门松弛或者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有的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有的药物治疗后只能解决部分症状,还有些患者则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5%~30%的GER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0003]中国技术专利文献CN213098266U公开了一种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它可以与顶端部的端面组成钉合机构,从而实现内镜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治疗。具体地,包括刚性段壳体,刚性段壳体的侧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钉仓座槽,钉仓座槽内活动设置有钛钉击发件;钛钉击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发射钢丝的一端,发射钢丝的另一端连接手柄;钉仓座槽内设置有钉仓座组件,钉仓座组件开设有钛钉容置槽,钛钉容置槽内活动设置有钛钉和推进器;通过手柄拉动发射钢丝,带动钛钉击发件沿钉仓座槽向前运动,钛钉击发件通过推进器推动钛钉向外运动,从而实现对钛钉的击发;所述刚性段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传感器定位盘,传感器定位盘的侧部开设有传感器定位槽,传感器定位槽内固定设置有角度跟踪传感器;角度跟踪传感器连接角度跟踪传感器信号线。
[0004]这种结构的刚性段,由于其刚性段壳体的结构为异型,无法采用金属材料机加工而成,只能利用整体注塑的方式注塑而成,而注塑件的刚度不足,会对钉合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刚性段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入人体,因此希望其外径越小越好,这导致注塑件内用于穿设信号线及管线的通道过小,增加了信号线和管线穿设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它可以提高钉合精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7]包括芯体主体11,芯体主体11的内侧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钛钉击发件容置槽
12,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长度大于钛钉击发件3的长度,钛钉击发件3活动设置于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内;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槽底开设有击发板运动轨道,击发板运动轨道沿轴向延伸至所述芯体主体11的前部,击发板运动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长度。
[000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采用注塑件。
[000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外侧部形成有多个槽形空间194,多个槽形空间194沿轴向贯通并分布于芯体主体11的不同周向,与外壳2的内壁组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穿设通道。
[0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击发板运动轨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的长度大于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的长度。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193。
[0012]在另一实施例中,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的槽深深度大于位于中部的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19,定位杆19与蛇骨内接圈孔相匹配。
[00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后端设置有定位柱191,定位柱191与传感器定位盘6的定位孔相匹配,芯体1通过定位柱191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定位盘6。
[001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后部沿轴向开设有钢丝绳穿设孔192,钢丝绳穿设孔192从芯体主体11的后端延伸至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内腔,发射钢丝4从芯体1的后端穿过钢丝绳穿设孔192与位于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内腔的钛钉击发件3固定连接。
[00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前壁顶部开设有周向定位槽17,周向定位槽17与外壳2的定位片23相匹配。
[001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内腔两侧固定设置有砧板螺丝定位柱13,砧板螺丝定位柱13形成内螺纹孔。
[001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主体11的前部外周开设有弧形的过线槽18,过线槽18延伸至芯体主体11的前端面。
[0019]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20]本技术能够与外壳组合形成刚性段,使外壳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机加工而成,而采用注塑件的芯体可以开设长度更长的击发板运动轨道,使击发板运动轨道能够从钛钉击发件容置槽一直延伸至芯体前部,从而拓展了钛钉击发件的运动行程,使钛钉击发件的运动行程更长,钛钉击发件产生更大的击发力,从而提高钉合精度。
[0021]本技术能够使刚性段的穿设通道由外壳的内壁对设置于芯体外侧部的开放型的槽形空间合围而成,能够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芯体的截面,使刚性段内能够形成尽可能大的穿设容积,使刚性段能够穿设数量更多、直径更大的管线,从而使刚性段具有更多的功能。
[0022]本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刚性段的截面积,在不增大外径的基础上增加穿设通道的面积,从而使刚性段能够穿设数量更多、直径更大的管线和信号线。
附图说明
[002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
[0024]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胃底折叠内镜的钉合刚性段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芯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芯体的正面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主体(11),芯体主体(11)的内侧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长度大于钛钉击发件(3)的长度,钛钉击发件(3)活动设置于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内;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槽底开设有击发板运动轨道,击发板运动轨道沿轴向延伸至所述芯体主体(11)的前部,击发板运动轨道的长度大于所述钛钉击发件容置槽(12)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主体(11)的外侧部形成有多个槽形空间(194),多个槽形空间(194)沿轴向贯通并分布于芯体主体(11)的不同周向,与外壳(2)的内壁组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穿设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板运动轨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的长度大于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合装置的刚性段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主体(11)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193);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击发板运动轨道(14)和第三击发板运动轨道(16)的槽深深度大于位于中部的第二击发板运动轨道(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用内镜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雁汪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