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25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盒体、显影辊、感光鼓、动力接收单元和迫压件,显影辊和感光鼓可转动地设置于盒体,动力接收单元设置于盒体的一端,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啮合,以接收电子成像装置输出的驱动力,迫压件固定设置于盒体并与动力接收单元位于盒体的同一端,且迫压件包括悬臂,悬臂用于对驱动单元施加作用力,以摆正驱动单元的位置。本申请能够使得处理盒的感光鼓或显影辊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接触啮合过程更加顺畅,大大节省了感光鼓或显影辊与驱动单元接触啮合的时间,提高了处理盒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处理盒的工作效率。[转续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盒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电子成像装置通常包括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成像装置上,并与驱动单元配合,以接收驱动单元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一般地,处理盒包括动力接收单元、显影单元、显影剂、控粉单元以及用于容纳上述单元的壳体,动力接收单元沿显影单元轴向设置在处理盒的一端,并且根据不同种类的处理盒结构,一些处理盒可能还包括感光单元、充电单元、清洁单元以及搅拌单元等。在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时,动力接收单元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相互啮合,从而将驱动单元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以驱动处理盒内部的旋转单元(如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搅拌单元等)转动,进而参与电子成像装置的显影工作。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驱动单元的初始状态是处于倾斜状态的,即,驱动单元和动力接收单元不是同轴的,在动力接收单元与驱动单元接触啮合的过程中,两者会产生结构干涉,致使动力接收单元与驱动单元难以或无法相互精准地啮合并传递驱动力,使得动力接收单元和驱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动力接收单元,所述动力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盒体的一端,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啮合,以接收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力;迫压件,所述迫压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盒体并与所述动力接收单元位于所述盒体的同一端,且所述迫压件包括悬臂,所述悬臂用于对所述驱动单元施加作用力,以摆正所述驱动单元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感光鼓轴向的平面上,所述悬臂的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感光鼓的投影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一活动的被引导部,所述被引导部设置于所述盒体并与所述动力接收单元位于同一端,且所述被引导部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开设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的第二侧壁的导轨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感光鼓旋转轴线、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分别相交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被引导部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二凸起穿设于所述导槽并能够沿所述导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或者,所述被引导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盒体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穿设于所述导槽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导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移动方向的一侧,且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凸起处于预设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所述迫压件抵接于所述驱动单元的小径部分,使所述驱动单元摆正位置,其中,所述感光鼓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径部分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的覆盖件的第二孔配合设置;在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琴曾丽坤丁戈明曹建新戴曙春贾志铮吴连俊虞文俊刘卫臣梁祺杰马海龙张为志彭庆菲
申请(专利权)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