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67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0
本申请提供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电子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可动部件,第一可动部件具有限制处理盒安装的第一位置与允许处理盒安装的第二位置;处理盒包括感光鼓;与感光鼓连接的动力接收单元;及施力部件,施力部件设置于所述处理盒沿感光鼓轴线方向的端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动力接收单元的一侧;在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时,施力部件能够向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可动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盒,通过设置与第一可动部件配合的施力部件,使得处理盒能够适用于多种电子成像装置,有利于处理盒的通用化。于处理盒的通用化。[转续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盒


[0001]本申请涉及激光打印领域,特别涉及迫压件及处理盒。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如图263和图264所示,现有一种电子成像装置100,在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100的主组件YY101的状态下,主组件YY101具有在处理盒的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左侧壁(图中未示出)和右侧壁YY102,左侧壁和右侧壁YY102均设置有多个导轨,以引导处理盒的安装。在其中主组件YY101的右侧壁YY102上设置有防止不兼容的处理盒误装的识别机构,该识别机构允许兼容的处理盒安装,而不兼容的处理盒无法安装到位。具体的识别机构包括第一可动部件YY103第一可动部件YY103能够在限制处理盒安装的第一位置和允许处理盒安装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3]为了匹配上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在兼容的处理盒上通常设置有一推动部件,推动部件设置在处理盒的驱动侧并向外延伸,其设置的位置需要满足能够在安装时能够插入第一导轨YY105中并与第一导轨YY105匹配,使得处理盒在安装过程中推动部件能够控制第一可动部件YY103运动至第二位置,完成处理盒的顺利安装。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多种与上述电子成像装置100的识别机构结构类似的电子成像装置,其安装配合机构的形状结构与上述电子成像装置100也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可动部件YY104的配合部YY106所在的位置或高度不同,由于各导轨的高度不同,此时要求与之匹配的处理盒上的推动部件设置高度位置也不同,难以在安装时实现与各导轨配合,处理盒适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装置,通过设置与第一可动部件配合的施力部件,使得处理盒能够适用于多种电子成像装置,有利于处理盒的通用化。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可动部件,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限制所述处理盒安装的第一位置和允许所述处理盒安装的第二位置;
[0007]所述处理盒包括粉仓单元和废粉仓单元,所述粉仓单元包括显影辊、显影剂、出粉刀、送粉辊和搅拌架;所述废粉仓单元包括感光鼓、充电辊和清洁刮刀;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动力接收单元及施力部件,其中,所述动力接收单元包括设置于感光鼓一端的驱动头及驱动齿轮;
[0008]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置于所述处理盒沿感光鼓轴线方向的端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动力接收单元的一侧;
[0009]在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时,所述施力部件能够向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的端部设有突出部分及凹入部分,所述动力接收
单元位于所述凹入部分内,所述施力部件自所述凹入部分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倾斜延伸至所述突出部分。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迫压面的第一施力部,所述第一迫压面自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迫压面用于向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第二迫压面的第二施力部,所述第二迫压面自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方向倾斜延伸;
[0013]沿着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迫压面位于所述第二迫压面的前侧。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之间设有避让部。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件为弹性件。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设有接合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倾斜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合部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偏转件,所述偏转件与所述施力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施力部件具有迫压面,所述迫压面能够向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所述偏转件用于带动所述施力部件复位。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件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轴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迫压面,所述迫压面自所述凹入部分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倾斜延伸至所述突出部分;
[0019]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上;所述主体部可围绕所述轴部旋转,所述偏转件套设于所述轴部上。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偏转件为扭簧。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进行投影,至少部分的所述施力部件位于所述感光鼓的圆周外侧。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端盖或支撑所述感光鼓的框架上。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通过处理盒上设置与第一可动部件配合的施力部件,使得处理盒能够适用于多种电子成像装置,有利于处理盒的通用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处理盒未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接触啮合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处理盒安装进电子成像装置的安装导轨中的示意图;
[0029]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处理盒的迫压件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0030]图11和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迫压件与驱动单元的啮合过程的示意图;
[0031]图13

14b为本申请实施例四处理盒安装过程的示意图;
[0032]图15a和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处理盒在安装过程示意图;
[0033]图16a和图16b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处理盒安装到位后的示意图;
[0034]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处理盒在安装过程中的移动示意图;
[0035]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压杆按压作用处理盒安装到位后的示意图;
[0036]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迫压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位于初始位置时的截面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包括第一可动部件,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限制所述处理盒安装的第一位置和允许所述处理盒安装的第二位置;所述处理盒包括粉仓单元和废粉仓单元,所述粉仓单元包括显影辊、显影剂、出粉刀、送粉辊和搅拌架;所述废粉仓单元包括感光鼓、充电辊和清洁刮刀;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动力接收单元及施力部件,其中,所述动力接收单元包括设置于感光鼓一端的驱动头及驱动齿轮;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置于所述处理盒沿感光鼓轴线方向的端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动力接收单元的一侧;在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时,所述施力部件能够向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的端部设有突出部分及凹入部分,所述动力接收单元位于所述凹入部分内,所述施力部件自所述凹入部分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倾斜延伸至所述突出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迫压面的第一施力部,所述第一迫压面自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迫压面用于向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施加作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第二迫压面的第二施力部,所述第二迫压面自所述凹入部分的侧壁或底壁沿所述感光鼓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方向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琴曾丽坤丁戈明曹建新戴曙春贾志铮吴连俊虞文俊刘卫臣梁祺杰马海龙张为志彭庆菲
申请(专利权)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