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种植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18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树种植排水结构,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的五通底座的下端呈开口设置,且五通底座周侧呈对称设置有四个端口,五通底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且五通底座周侧设置的端口内套接有折弯管,折弯管上端通过管套贯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侧壁等距均匀设置有孔槽,相邻输送管以及折弯管之间延伸有连板,且输送管上端贯通设置有延伸管,排水组件设置在种植组件包括的生长土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排水组件排出灌溉过程中多余的液体,同时排水组件中所涉及的管道也可用于大树主体根部区域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流通,具有提高大树根部的排水透气效率的优点。部的排水透气效率的优点。部的排水透气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树种植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园林绿化
,特别是涉及大树种植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大树作为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种植过程通常是将大树整体进行移植栽培,为了大树更好的生长,在移植初期便预设排水结构,确保大树根部的健康,如:
[0003]现有公开文献,专利公布号为CN111108958A,一种滨海盐碱地的大树种植结构,其包括树坑,在树坑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薄膜层;在树坑底部设置有渗水层,渗水层包括盲管沟、排盐盲管、石屑层以及无纺布层;盲管沟设置于树坑底部,排盐盲管倾斜设置于盲管沟中,石屑层设置于排盐沟上方,无纺布层设置于石屑层上方;在树坑中设置有大树植株,在土球和树坑之间填充有改良土;树坑顶部设置有顶部阻隔组件,顶部阻隔组件包括围堰、中沙层以及树皮层;围堰设置于树坑接近地表的外周上,中沙层铺设于围堰内位于改良土和土球的上方,树皮层铺设在围堰内位于中沙层的上方。本专利技术对盐分具有较好的阻隔作用,能为大树植株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上述种植大树的方法在某些方面,如,排水结构的设立同样适用于园林种植大树,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4]现有的大树种植中所用的排水结构通过往往只通过简单的设置石屑层进行排水,忽略对灌水管道的设计,为考虑进水管道对排水过程的影响;
[0005]现有的排水结构不具备透气效果,显得结构功能单一,同时,透气需要单独设置透气管道,成本增加。
[0006]因此,现有的大树种植排水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树种植排水结构,通过设置排水组件排出灌溉过程中多余的液体,同时排水组件中所涉及的管道也可用于大树主体根部区域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流通,解决了现有的大树种植排水结构功能单一,且因大树主体根部不断生长过程可能会出现管道被挤压断裂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为大树种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的五通底座的下端呈开口设置;且五通底座周侧呈对称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五通底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且五通底座周侧设置的端口内套接有折弯管,所述折弯管上端通过管套贯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侧壁等距均匀设置有孔槽;
[0010]相邻所述输送管以及折弯管之间延伸有连板,且输送管上端贯通设置有延伸管;
[0011]所述排水组件设置在种植组件包括的生长土块内,且种植组件包括的预设树坑上
边缘外侧铺设有护栏;
[0012]所述护栏设置在大树主体底部外侧,且护栏内部由上到下依次铺设有软土层、无纺布层、营养基质层,且软土层、无纺布层、营养基质层均设置在预设树坑上方;所述输送管上端贯通设置的延伸管贯穿软土层、无纺布层、营养基质层以及生长土块,且延伸管上端部设置在护栏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树坑底部由下而上铺设有碎石层和地基层,且地基层上侧边缘呈环形设置有适应土块,所述适应土块与预设树坑内侧壁之间贴合,当大树主体根部聚集较多水时,水透过地基层进入碎石层,碎石层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多余的水更容易渗透。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生长土块设置在适应土块中间,且生长土块上侧与营养基质层接触,大树主体的根部起始时位于生长土块内部,大树主体在种植之后,需要对其浇水,营养基质层内的营养物质随着水流逐渐流到生长土块内部,同时,适应土块含有大树主体根部初期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为大树主体的初期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0015]进一步地,所述五通底座设置在生长土块底部中央位置,且五通底座下端开口与地基层抵触,通过排水组件注入的液体,在经过生长土块之后没有被吸收的部分会在五通底座处汇聚,最后从五通底座下端开口流入地基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内部填充有渗水介质,且渗水介质为颗粒圆珠状物质,输送管内部填充满渗水介质之后,外界液体沿着延伸管到达输送管阶段时,液体与渗水介质碰撞之后被减速分散,导致液体从输送管侧壁设置的孔槽渗出的比例增加。
[0017]进一步地,所述孔槽的表面上封装有单向渗水膜。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设置排水组件,能够实现排出灌溉过程中多余的液体,避免多余液体将大树主体的树根泡烂,同时排水组件中所涉及的管道也可用于大树主体根部区域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流通,避免大树根部释放的有毒气体堆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预设树坑内部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排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预设树坑外部示意图。
[0023]标号:1

种植组件;101

护栏;102

软土层;103

无纺布层;104

营养基质层;105

适应土块;106

生长土块;107

地基层;108

碎石层;109

预设树坑;2

排水组件;201

五通底座;202

盖板;203

折弯管;204

管套;205

输送管;206

连板;3

大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树种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组件2,排水组件2包括的五通底座201的下端呈开口设置;
[0026]且五通底座201周侧呈对称设置有四个端口,五通底座201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202,且上述五通底座201周侧设置的端口内套接有折弯管203,上述折弯管203上端通过管套204贯通连接有输送管205,且所述输送管205侧壁等距均匀设置有孔槽;
[0027]相邻输送管205以及折弯管203之间延伸有连板206(通过上述连板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将相邻的管道结构形成一体连接,保障大树种植排水结构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且输送管205上端贯通设置有延伸管;
[0028]所述排水组件2设置在种植组件1包括的生长土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树种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的五通底座(201)的下端呈开口设置,且五通底座(201)周侧呈对称设置有四个端口,所述五通底座(201)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202),且五通底座(201)周侧设置的端口内套接有折弯管(203),所述折弯管(203)上端通过管套(204)贯通连接有输送管(205),且输送管(205)侧壁等距均匀设置有孔槽;相邻所述输送管(205)以及折弯管(203)之间延伸有连板(206),且输送管(205)上端贯通设置有延伸管;所述排水组件(2)设置在种植组件(1)包括的生长土块(106)内,且种植组件(1)包括的预设树坑(109)上边缘外侧铺设有护栏(101);所述护栏(101)设置在大树主体(3)底部外侧,且护栏(101)内部由上到下依次铺设有软土层(102)、无纺布层(103)、营养基质层(104),且所述软土层(102)、所述无纺布层(103)、所述营养基质层(104)均设置在预设树坑(109)上方;所述输送管(205)上端贯通设置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星李勇孔德杰张明志谢小忠刘铁军戴国栋吴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方风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