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002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平行设置且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换热管、第二排换热管和第三排换热管,第三排换热管的端口为制冷剂入口,第一排换热管的端口为制冷剂出口;制冷剂流通管,制冷剂流通管包括分别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气管分别与制冷剂入口连接,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液管分别与制冷剂出口连接;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带动气流吹过换热器,且吹向为由第一排换热管指向第三排换热管的方向。通过选择性开闭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液管,无论在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本方案在换热器内都能保持逆流换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的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传热公式Q=KA(ΔTm)知,换热温差ΔTm越大则换热量Q越大。换热温差的大小与冷、热流体的相对流向有关。两换热流体平行同向流动称为“顺流”;平行逆向流动称为“逆流”。在冷、热流体的性质、流量、进出口温度及换热面积都相同的条件下,逆流布置时,冷、热流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温差,顺流较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热温差越大,传热量就越大,换热效果就好。对于传递同样多的热量,所需传热面积就可减少。可以理解为,逆向换热时,两种介质相互接触的时间和面积相对顺流情况下,接触面积较大,接触时间(假如两种介质流速不同)较长,能够充分进行换热。
[0003]此外,在换热器中同一截面位置的热流体温度一定高于冷流体温度,如果采用顺流布置,则热流体出口的终温仍需高于冷流体出口的终温;而采用逆流布置,则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可以远低于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0004]在传统的具有制热和制冷功能的换热器中,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制冷剂在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具有平行设置且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换热管(13)、第二排换热管(14)和第三排换热管(15),所述第三排换热管(15)的端口为制冷剂入口(11),所述第一排换热管(13)的端口为制冷剂出口(12);制冷剂流通管,所述制冷剂流通管包括分别可选择性开闭的第一进液管(2)、第二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和第二出液管(5),所述第一进液管(2)和第二进气管(3)分别与所述制冷剂入口(11)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4)和第二出液管(5)分别与所述制冷剂出口(12)连接;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用于带动气流吹过所述换热器(1),且吹向为由所述第一排换热管(13)指向所述第三排换热管(15)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2)设有第一控制阀(21),所述第二进气管(3)设有第二控制阀(31),所述第一出气管(4)设有第三控制阀(41),所述第二出液管(5)设有第四控制阀(5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21)、第二控制阀(31)、第三控制阀(41)和第四控制阀(51)控制各所述制冷剂流通管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21)和第三控制阀(41)均为单向阀,且所述第一控制阀(21)和第三控制阀(41)的流通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31)和第四控制阀(51)均为单向阀,所述第二控制阀(31)和第四控制阀(51)的流通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控制阀(21)的流通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超何宇雷朋飞宗毅吴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