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777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动设备,上述电池包括外壳,容置于外壳内的电芯,以及设置于电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补液机构,补液机构包括弹性层、储液层和破坏层,弹性层环设于电芯,储液层设置于弹性层的远离电芯的一侧并且包括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储液容器,破坏层设置于储液层的一侧并且用于破坏储液容器以将电解液释放。通过设置补液机构,其弹性层可对电极片膨胀后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以此改善电极片对隔膜挤压的情况,不仅减少隔膜中的电解液的流失,而且可避免隔膜与电极片紧密接触而导致活性物质进入隔膜内;而破坏层可将储液容器破坏而释放储液容器中的电解液,以对隔膜补充电解液,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工作性能。高电池的工作性能。高电池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电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通过电解液和金属电极产生电流,能够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产品中。
[0003]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电池的电芯中的电极片会逐渐出现膨胀的情况,膨胀后的电极片会对隔膜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隔膜中的电解液被挤出,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大,同时,由于电极片与隔膜紧密接触,使得活性物质进入隔膜内而导致电池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电池的工作性能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工作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容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包括弹性层、储液层和破坏层,所述弹性层环设于所述电芯,所述储液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且包括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储液容器,所述破坏层设置于所述储液层的一侧并且用于破坏所述储液容器以将所述电解液释放。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电芯的电极片发生膨胀时,电极片挤压弹性层,使得弹性层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对电极片膨胀后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以此改善电极片对隔膜挤压的情况,不仅减少隔膜中的电解液的流失,而且可避免隔膜与电极片紧密接触而导致活性物质进入隔膜内;当电极片进一步膨胀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破坏层将储液容器破坏,以释放储液容器中的电解液,电解液流入电芯的内部以对隔膜补充电解液;由此可见,通过设置补液机构,既可有效保证电芯的隔膜中具备足够的电解液而使电池的内阻处于较低水平,也可避免活性物质进入隔膜内而防止电池发生短路,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工作性能。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上设有补液通道,所述补液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液层和所述电芯。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液通道的靠近所述电芯的端口呈喇叭状结构。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具有多个补液区域,所述补液通道设于所述补液区域内,所述储液容器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储液容器与各个所述补液区域一一对应。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液区域内均匀地设有多个所述补液通道。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破坏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靠近所述储液层的一侧;或者,所述破坏层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的横截面积的比值范
围为0.7

0.9。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的顶部与所述电芯的顶部齐平,并且所述弹性层的底部与所述电芯的底部齐平。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具有多个吸液孔。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0016]由于上述电动设备采用了上述电池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电池中的弹性层的平铺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00、电池;110、外壳;120、电芯;130、补液机构;131、弹性层;1311、补液通道;1312、补液区域;1313、限位框体;132、储液层;1321、储液容器;133、破坏层;140、正极引出件;150、负极引出件;160、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100,上述电池100包括外壳110、电芯120和补液机构130,其中,电芯120容置于外壳110内,补液机构130设置于电芯120与外壳110的内壁之间。
[0028]补液机构130包括弹性层131、储液层132和破坏层133。弹性层131环设于电芯120,换言之,弹性层131覆盖电芯120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可以理解的,弹性层13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硅胶、泡棉。储液层132设置于弹性层131的远离电芯120的一侧,并且储液层132包括储液容器1321,储液容器1321用于存储电解液。破坏层133设置于储液层132的一侧,并且破坏层133用于破坏储液容器1321以将电解液释放。
[0029]具体地,电芯120包括多个电极片(图中未示)和多个隔膜(图中未示),多个电极片和多个隔膜交替层叠后卷绕。其中,多个电极片分为正极片和负极片,电池100还包括正极引出件140和负极引出件150,正极引出件140的一端与正极片相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外壳110的盖帽相连接,负极引出件150的一端与负极片相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外壳110的底部相连接。
[0030]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外壳,容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补液机构,所述补液机构包括弹性层、储液层和破坏层,所述弹性层环设于所述电芯,所述储液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且包括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储液容器,所述破坏层设置于所述储液层的一侧并且用于破坏所述储液容器以将所述电解液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上设有补液通道,所述补液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液层和所述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通道的靠近所述电芯的端口呈喇叭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具有多个补液区域,所述补液通道设于所述补液区域内,所述储液容器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储液容器与各个所述补液区域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区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超赵金龙王劲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可兴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