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及关联的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65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及关联的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所述磁铁结构包括磁铁,磁铁表面形成具有叠加结构的复合镀层,复合镀层包括第一电镀层、第二电镀层、第三电镀层、第四电镀层、第五电镀层与第六电镀层;第一电镀层为Ni电镀层,第二电镀层为Cu电镀层,第三电镀层为Ni电镀层,第四电镀层为Au电镀层,第五电镀层为Pd电镀层,第六电镀层为Au电镀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能更好的防止腐蚀,保持充电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充电安全性,其经过盐雾测试,96H仍然没有发生腐蚀。发生腐蚀。发生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及关联的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磁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及具有该磁铁结构的一种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眼镜以及VR眼镜(VR头显),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由用户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程序,还可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0003]智能眼镜(VR眼镜)在使用中会受到人体汗液及空气中水份的腐蚀,腐蚀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磁铁作为关键的连接部位一旦被腐蚀,将影响VR眼镜的充电功能,而致使VR眼镜无法使用。所以智能眼镜(VR眼镜)的磁铁会进行盐雾测试。
[0004]盐雾测试是对被测试工件样品的表面耐腐蚀性进行模拟加速试验。盐雾测试采用氯化钠浓度为5wt%、pH值为中性的盐水,通过干燥无油的洁净压缩空气将盐水雾化后直接喷洒到被测工件表面,测试箱温度为35℃。
[0005]一般磁铁表面电镀为:Ni

Cu

Ni或Ni

Cu

Ni

Au结构,在盐雾测试中,24H 时磁铁表面已开始腐蚀,48H时磁铁表面被严重腐蚀,参见附图7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多层镀覆的磁铁结构能更好的防止腐蚀,保持充电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充电安全性。
[0007]本技术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包括磁铁,磁铁表面形成具有叠加结构的复合镀层,磁铁表面外的复合镀层包括第一电镀层、第二电镀层、第三电镀层、第四电镀层、第五电镀层与第六电镀层;
[0008]第一电镀层为Ni电镀层;
[0009]第二电镀层为Cu电镀层;
[0010]第三电镀层为Ni电镀层;
[0011]第四电镀层为Au电镀层;
[0012]第五电镀层为Pd电镀层;
[0013]第六电镀层为Au电镀层。
[0014]进一步,所述磁铁表面外的所述复合镀层依次向外、按镀覆先后为第一电镀层、第二电镀层、第三电镀层、第四电镀层、第五电镀层与第六电镀层;
[0015]所述第一电镀层厚度:5μm~8μm;
[0016]所述第二电镀层厚度:10μm~14μm;
[0017]所述第三电镀层厚度:5μm~8μm;
[0018]所述第四电镀层厚度:0.025μm~0.076μm;
[0019]所述第五电镀层厚度:1.02μm~1.5μm;
[0020]所述第六电镀层厚度:1.3μm~2μm。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电镀层厚度:7μm,第二电镀层厚度:11μm,第三电镀层厚度:6μm,第四电镀层厚度:0.045μm,第五电镀层厚度:1.26μm,第六电镀层厚度:1.5μm。
[0022]本技术另提供一种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其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一侧的注塑体,还包括上述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所述磁铁结构设置在所述注塑体上,所述磁铁结构外固设有一弹片。
[0023]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有充电区,所述注塑体嵌设在所述基座的所述充电区内,所述磁铁结构的所述复合镀层外露在所述充电区外。
[0024]进一步,所述弹片具有弹臂及向内环形拥抱的包覆卡圈,所述磁铁结构的所述磁铁卡合在所述弹片的所述包覆卡圈中,所述弹臂的弹性接触端位于所述磁铁相对于所述复合镀层另一端面的外部。
[0025]进一步,所述注塑体上设有贯通所述注塑体且能够容纳所述磁铁的磁孔,所述注塑体的所述磁孔向内一侧开设有外延圆周边缘分布的若干触点位。
[0026]进一步,所述注塑体的所述磁孔向内一侧外延圆周边缘开设有一组对称的八字形分布的所述触点位。
[0027]本技术磁铁结构在磁铁表面外电镀有复合镀层,复合镀层由内而外为 Ni

Cu

Ni

Au

Pb

Au结构,经过盐雾测试,96H仍然没有发生腐蚀。因此,本技术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及具有该磁铁结构的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能更好的防止腐蚀,保持充电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后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后的立体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注塑体部分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注塑体部分的立体图;
[0034]图7是现有磁铁的盐雾测试结果示意图;图中B1:24H磁铁表面,图中 B2:48H磁铁表面;
[00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盐雾测试结果示意图;图中C1:盐雾测试24H,图中C2:盐雾测试48H,图中C3:盐雾测试72H,图中C4:盐雾测试96H;
[003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弹片部分的示意图。
[0037]图中标识:
[0038]磁铁10,第一电镀层11,第二电镀层12,第三电镀层13,第四电镀层 14,第五电镀层15,第六电镀层16,注塑体20,充电区22,弹臂23,包覆卡圈24,触点位25,弹片31,基座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42]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以及具有该磁铁结构的一种穿戴设备的充电结构。
[004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包括磁铁10,磁铁10表面形成具有叠加结构的复合镀层,磁铁10表面外的复合镀层包括第一电镀层11、第二电镀层12、第三电镀层13、第四电镀层14、第五电镀层15 与第六电镀层16。
[0044]第一电镀层11厚度:5μm~8μm;
[0045]第二电镀层12厚度:10μm~14μm;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包括磁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10)表面形成具有叠加结构的复合镀层,所述磁铁(10)表面外的所述复合镀层包括第一电镀层(11)、第二电镀层(12)、第三电镀层(13)、第四电镀层(14)、第五电镀层(15)与第六电镀层(16);所述第一电镀层(11)为Ni电镀层;所述第二电镀层(12)为Cu电镀层;所述第三电镀层(13)为Ni电镀层;所述第四电镀层(14)为Au电镀层;所述第五电镀层(15)为Pd电镀层;所述第六电镀层(16)为Au电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10)表面外的所述复合镀层依次向外、按镀覆先后为所述第一电镀层(11)、所述第二电镀层(12)、所述第三电镀层(13)、所述第四电镀层(14)、所述第五电镀层(15)与所述第六电镀层(16);所述第一电镀层(11)厚度:5μm~8μm;所述第二电镀层(12)厚度:10μm~14μm;所述第三电镀层(13)厚度:5μm~8μm;所述第四电镀层(14)厚度:0.025μm~0.076μm;所述第五电镀层(15)厚度:1.02μm~1.5μm;所述第六电镀层(16)厚度:1.3μm~2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复合镀层的磁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镀层(11)厚度:7μm,所述第二电镀层(12)厚度:11μm,所述第三电镀层(13)厚度:6μm,所述第四电镀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金杨海滨练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