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59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一种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框架本体、加载机构、偏转组件。第二驱动件驱使转动架绕轴转动,使得加载组件带动测试轮胎实现侧倾运动,通过调整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程度,进而调整测试轮胎的侧倾角度大小。第三驱动件驱使加载组件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实现测试轮胎的偏航扭转。如此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有效模拟飞机正常或侧风不同姿态着陆滑跑时轮胎各种复杂受力状态,使得测试轮胎在高速滚转状态下实现径向、侧倾和偏航扭转三向动态加载,有利于测量轮胎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各种力学特性参数、摩擦与磨损等参数,提高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特性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特性测试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轮胎力学特性测试技术。轮胎力学特性是飞机、汽车等各种机动车辆运动特性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满足各种轮胎工程应用需求,要设计满足复杂受力且具有各种不同特性的轮胎,无论是理论设计还是轮胎产品应用考核,都必需给以不同速度滚转的轮胎单向或多向复合加载通过试验验证考核其力学特性。所以,轮胎道面载荷模拟就成为检验轮胎特性是否满足应用需求的重要核心设备之一。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轮胎试验大多采用静态或缓慢滚转准静态分别单向施加静载试验,然而,这种加载方式不能模拟高速滚转的机轮受力工况同时进行快速多向复合加载,这样很难获得轮胎在各种复杂受力状态下的真实动力学性能参数,不能满足现代高性能轮胎设计与应用考核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能够有效实现轮胎实验中多向复合加载,提高测试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框架本体;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转动架、加载组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加载组件与所述转动架连接,所述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加载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加载组件沿所述转动架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加载组件用于安装测试轮胎,以使得测试轮胎与飞轮滚动配合;偏转组件,所述偏转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加载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转动架转动,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加载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加载组件绕自身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主承力架、竖梁及底架,沿所述竖梁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承力架与所述底架间隔设置于所述竖梁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主承力架连接,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力架与所述竖梁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竖梁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主承力架分别与两个所述竖梁连接,所述加载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承力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还包括导向梁,所述导向梁与所述主承力架连接,所述导向梁的外轮廓为圆弧形,且所述导向梁与所述转动架导向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特性试验加载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耀郇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