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2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包括主体部、至少一个窄部和引流部;窄部的厚度小于主体部的厚度,且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位于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相邻的两个结构件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的结构件,实现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在至少两个结构件两两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形成手机中框时,柔性连接件上主体部形成天线缝,手机中框生产加工时,天线缝尺寸易控制,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提高手机中框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中框
,具体涉及一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轻薄化和中框采用金属边框提高外观性的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的中框大多是在壳体的一部分上制作断开的缝隙,以使得壳体中断开部分形成天线缝,用于信号透过。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中框的天线缝大多采用无碰撞式、整体式或刚性碰撞结构设计。如图1

3所示,图1示出了一种整体式中框100,该整体式中框100在内部开设多个盲槽11,盲槽11用于形成天线缝,盲槽11内填充第一塑胶件12,用于信号穿透,但这种天线缝设计方式存在着信号传输损耗较大,影响信号传递。图2示出了另一种无碰撞式中框200,该无碰撞式中框200采用中框设置隔断部21,并在隔断部21上使用第二塑胶件22进行连接,这种设计方式具有信号传输损耗较小,信号接收效果好,但完全隔断影响整个中框的刚性,第二塑胶件22的厚度不易控制,导致天线缝宽度尺寸不易保证,波动大,良率低。图3示出了一种刚性碰撞式中框 300,该刚性碰撞式中框300采用分体式设计,且中框内壁处设置台阶部31,并在台阶部31使用第三塑胶件32连接,这种设计结构信号传输信号较好,但在第三塑胶件32与台阶部31进行注塑连接时,易出现白斑、白点、结合线、析纤不良等外观缺陷,批量生产有开裂变形的风险。上述设计大多会导致因不同天线缝尺寸有偏差而导致天线接收信号不稳定,造成信号接收不良,且断开部分大多情况下采用塑材注塑填充,易造成天线缝处外观不良,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连接件和手机中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中框的天线缝尺寸偏差而导致的天线接收信号不稳定,以及天线缝处易出现外观不良,影响产品的品质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结构件,包括:
[0006]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窄部,所述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
[0007]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引流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8]如此,通过柔性连接件将临近的结构件进行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结构件的柔性连接,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便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进而实现柔性连接件成型尺寸稳定,降低外观不良出现的概率。
[000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的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0010]如此,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在引流部上可设置至少一斜面;在引流部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在引流部上可设置锥面,两者均可在引流部上呈现出预设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在注塑形成柔性连接件时,有利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以使柔性连接件成型加工时,成型尺寸稳定。
[001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窄部位于所述引流部的上下两侧且连接于所述引流部。
[0012]如此,两个结构件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空隙,该空隙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窄部填充在该空隙处,实现两个结构件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
[001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包括锥面或至少一斜面。
[0014]如此,通过引流部锥面或至少一斜面的设置,两者均可在引流部上呈现出预设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有利于柔性连接件的引流,以使柔性连接件的成型尺寸稳定。
[001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大致呈L形,所述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
[0016]如此,主体部大致呈L形,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主体部的两个端部,以使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近的两个结构件的连接样式大致为L形。
[001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大致呈L形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引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
[0018]如此,在柔性连接件连接临近结构件时,连接部连接在结构件的端面上,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柔性连接件注塑时的结合线能够转移到连接部上,以释放柔性连接件注塑时产生的应力,降低柔性连接件开裂风险,提高柔性连接件的外观良率。
[001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通过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柔性连接件连接。
[0020]如此,通过使用柔性连接件将相邻的结构件之间进行连接,以使柔性连接件和结构件围设形成手机中框。
[002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的其中之一对应所述窄部具有凸出部,所述窄部形成于所述凸出部与相邻近的所述结构件形成的间隙。
[0022]如此,通过将凸出部对应设置在窄部,凸出部与相邻近的结构件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柔性连接件注塑成型时形成窄部,窄部用于将两个临近的结构件分割开,以使两个临近的结构件之间不是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实现两个结构件之间柔性连接。
[002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件上具有若干个孔洞,若干个所述孔洞开设于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结构件的端面,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部分填充于所述孔洞。
[0024]如此,在柔性连接件注塑连接两个临近的结构件时,柔性连接件的部分可以填充在孔洞中,以增强柔性连接件与结构件连接时的气密性和连接强度。
[002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形成有信号槽和引流孔,且所述信号槽和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信号槽用于收容所述主体部,所述引流孔用于收容所述引流部。引流孔的设置,能够在柔性连接件注塑时,提高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现有的一种整体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现有的一种无碰撞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现有的一种刚性碰撞式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框的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
[00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整体式中框
ꢀꢀꢀꢀꢀꢀꢀꢀꢀꢀꢀꢀꢀꢀꢀ
100
[0034]盲槽
ꢀꢀꢀꢀꢀꢀꢀꢀꢀꢀꢀꢀꢀꢀꢀꢀꢀꢀꢀꢀꢀ
11
[0035]第一塑胶件
ꢀꢀꢀꢀꢀꢀꢀꢀꢀꢀꢀꢀꢀꢀꢀ
12
[0036]无碰撞式中框
ꢀꢀꢀꢀꢀꢀꢀꢀꢀꢀꢀꢀꢀ
200
[0037]隔断部
ꢀꢀꢀꢀꢀꢀꢀꢀꢀꢀꢀꢀꢀꢀꢀꢀꢀꢀꢀ
21
[0038]第二塑胶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邻近的两个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窄部,所述窄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且所述至少一个窄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引流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的面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的平行于主体部的端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部位于所述引流部的两侧且连接于所述引流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括锥面或至少一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大致呈L形,所述引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个端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林涛卢秀青赵云虎杨林郑义徐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