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1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包括均衡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A路开关控制电路,B路开关控制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色温控制模块;家庭电源与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滤波电路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色温控制模块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均与均衡电路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A路LED电连接,B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LED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LED灯珠切换时两路LED切换时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切换过程中LED色温切换不均衡的问题。中LED色温切换不均衡的问题。中LED色温切换不均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LED灯电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灯光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照明,而更多的应用到如装饰,场景布置里,LED是作为此用途的最好选择,但在使用LED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珠切换时,色温控制模块控制一路色温开关控制电路工作,切换到另一路调光电源工作,由于色温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电容充电时间较长,不能快速切换,导致切换过程中LED色温切换不均衡。
[0003]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电池组均衡电路及其均衡方法”,公告号是CN112234679A,其电池组均衡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均衡电路单元,均衡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串联连接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连接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公共连接端与第三端之间的电感性元件;均衡电路单元连接至串联连接至少两个电池,均衡电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一电池的正极,均衡电路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电池的负极;均衡电路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连接的电池为偶数,均衡电路单元的第三端连接至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两个电池的公共连接电极,且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所间隔的电池数量相等,实现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效率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旨在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效率,不能够直接应用与LED色温切换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LED灯珠切换时两路LED切换时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切换过程中LED色温切换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包括均衡电路,所述的均衡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ZD31、稳压二极管ZD32、二极管DS31和DS32,稳压二极管ZD31的阳极与二极管DS32的阳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31的阴极与二极管DS31的阴极电连接,二极管DS31的阳极与稳压二极管ZD32的阳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32的阴极与二极管DS32的阴极电连接。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A路开关控制电路、B路开关控制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和色温控制模块;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色温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滤波电路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色温控制模块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均与均衡电路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和A路LED电连接,B路开关控制电路和B路LED电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色温控制模块包括驱动芯片US11、电阻RS11、电阻RS12、电阻RS13、电阻RS14、电容CS11、电容CS12、电容CS13和二极管DS11;电阻RS14一端与驱动芯片
US11电连接,另一端与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电连接,电阻RS11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S11、电容CS11一端电连接,电阻RS1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12一端、驱动芯片US11、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电连接,电容CS12另一端与电容CS11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S12一端与驱动芯片US11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13一端、电阻RS13一端、二极管DS11阴极电连接,电容CS13另一端与电阻RS13另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S11阳极与驱动芯片US11电连接,驱动芯片US11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B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S61、二极管DS7、二极管DS61、二极管DS62、稳压二极管ZD61、电容CD4、电容CS61、电容CD61、电阻RS61和电感L61;二极管DS7的阳极与滤波电路输出端电连接,二极管DS7阴极分别与电容CD4正极、驱动芯片US61电连接,电容CD4负极接地,电阻RS61一端与驱动芯片US61电连接,电阻RS61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S61阴极、电感L61一端、电容CS61一端电连接,电容CS61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S61、二极管DS62阴极电连接、二极管DS62阳极分别与电感L61另一端、电容CD61正极、电阻RS63一端、稳压二极管ZD61阴极、色温控制模块电连接,二极管DS61阳极分别与电容CD61负极、电阻RS63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61阳极电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A路开关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S1、电阻RS1、电阻RS2、电阻RS3、电阻RS4、电阻RS5、电阻RS6、电容CS1、电容CS2、电感L2、二极管DS1、二极管DS2和二极管DS3;电阻RS1一端分别与滤波电路、二极管DS1阳极电连接,电阻RS1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S1电连接,二极管DS1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S3阴极、电容CD1正极、二极管DS2阴极、电阻RS2一端、A路LED电连接,二极管DS3阳极分别与电感L2一端、驱动芯片US1电连接,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D1负极、二极管DS2阳极、电阻RS2另一端、电容CS1一端电连接,电阻RS3一端与驱动芯片US1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S6一端和色温控制模块电连接,电阻RS6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2一端、电阻RS4一端、电阻RS5一端、驱动芯片US1电连接,电容CS2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S1电连接,电阻RS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S5另一端、驱动芯片US1电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B路开关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S2、电阻RS7、电阻RS8、电阻RS9、电阻RS10、电阻RS18、电阻RS19、电容CS3、电容CD3、电容CS5、二极管DS4、二极管DS5、二极管DS6和电感L4;电阻RS7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S4阳极、滤波电路电连接,电阻RS7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S2电连接,二极管DS4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S6阴极、电容CD3正极、二极管DS5阴极、电阻RS8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S6阳极分别与电感L4一端、驱动芯片US2电连接,电感L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D3负极、二极管DS5阳极、电阻RS8另一端、电容CS一端、B路LED灯电连接,电容CS3另一端接地,电阻RS10一端与驱动芯片US2电连接,电阻RS1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S19一端、色温控制模块电连接,电阻RS19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5一端、电阻RS9一端、电阻RS18一端电连接,电容CS5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S2电连接,电阻RS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S18另一端、驱动芯片US2电连接。
[0012]作为优选,家庭电源的火线和零线通过保险丝与整流电路连接。
[0013]因此,本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前给色温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电容充电,使得两路LED能够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均衡电路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A路开关控制电路的连接图。
[00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电路(1),所述的均衡电路(1)包括稳压二极管ZD31、稳压二极管ZD32、二极管DS31和DS32,稳压二极管ZD31的阳极与二极管DS32的阳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31的阴极与二极管DS31的阴极电连接,二极管DS31的阳极与稳压二极管ZD32的阳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32的阴极与二极管DS32的阴极电连接;还包括整流电路(2)、滤波电路(3)、A路开关控制电路(4)、B路开关控制电路(5)、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6)和色温控制模块(7);整流电路(2)、滤波电路(3)、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6)、色温控制模块(7)依次电连接,滤波电路(3)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4)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5)电连接,色温控制模块(7)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4)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5)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4)和B路开关控制电路(5)均与均衡电路(1)电连接,A路开关控制电路(4)和A路LED电连接,B路开关控制电路(5)和B路LED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温控制模块(7)包括驱动芯片US11、电阻RS11、电阻RS12、电阻RS13、电阻RS14、电容CS11、电容CS12、电容CS13和二极管DS11;电阻RS14一端与驱动芯片US11电连接,另一端与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6)电连接,电阻RS11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S11、电容CS11一端电连接,电阻RS1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12一端、驱动芯片US11、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6)电连接,电容CS12另一端与电容CS11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S12一端与驱动芯片US11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S13一端、电阻RS13一端、二极管DS11阴极电连接,电容CS13另一端与电阻RS13另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S11阳极与驱动芯片US11电连接,驱动芯片US11分别与A路开关控制电路(4)、B路开关控制电路(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路色温切换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温控制模块供电电路(6)包括驱动芯片US61、二极管DS7、二极管DS61、二极管DS62、稳压二极管ZD61、电容CD4、电容CS61、电容CD61、电阻RS61和电感L61;二极管DS7的阳极与滤波电路(3)输出端电连接,二极管DS7阴极分别与电容CD4正极、驱动芯片US61电连接,电容CD4负极接地,电阻RS61一端与驱动芯片US61电连接,电阻RS61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S61阴极、电感L61一端、电容CS61一端电连接,电容CS61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S61、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