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47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包括:上管体结构、中管体结构、下管体结构和垫块结构;上管体结构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的上部,所述上管体结构的上侧设置有上端头,且上端头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口;中管体结构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的中部,所述中管体结构的上端头安装在上管体结构下;下管体结构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的下部,所述下管体结构的上端头安装在中管体结构下;垫块结构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的底部,所述垫块结构的安装在下管体结构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方便组装和拆分的鱼竿倒置底座结构,使得各个结构之间可以快速组合,方便随取随用,也便于用完收纳时节省空间,同时不易损伤渔轮脚,使用更安全便利。使用更安全便利。使用更安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


[0001]本技术涉及渔竿轮座
,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渔竿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或娱乐常用的工具,渔竿通常包括轮座、钓竿和渔线轮,渔线轮通常可拆卸的安装在轮座上以便于收纳携带,还可根据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渔线轮,渔竿轮座是将渔线轮固定在渔竿上的联接装置。但是,现有技术的鱼竿倒置底座存在设置比较单一,由于所采用的金属材质虽然更结实,但是却会划伤渔轮脚,并且鱼竿倒置底座设置不可拆分组装,使用并不简单便利,收纳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鱼竿倒置底座存在设置比较单一,由于所采用的金属材质虽然更结实,但是却会划伤渔轮脚,并且鱼竿倒置底座设置不可拆分组装,使用并不简单便利,收纳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包括:上管体结构、中管体结构、下管体结构和垫块结构;
[0005]上管体结构,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的上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体结构(2)、中管体结构(3)、下管体结构(4)和垫块结构(5);上管体结构(2),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1)的上部,所述上管体结构(2)的上侧设置有上端头(21),且上端头(21)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口(20);中管体结构(3),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1)的中部,所述中管体结构(3)的上端头安装在上管体结构(2)下;下管体结构(4),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1)的下部,所述下管体结构(4)的上端头安装在中管体结构(3)下;垫块结构(5),设置在倒置轮座本体(1)的底部,所述垫块结构(5)的安装在下管体结构(4)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轮座本体(1)是由上管体结构(2)、中管体结构(3)、下管体结构(4)和垫块结构(5)在一起组装构成,且上管体结构(2)、中管体结构(3)、下管体结构(4)和垫块结构(5)之间拆分连接,并且上管体结构(2)、中管体结构(3)、下管体结构(4)和垫块结构(5)均采用铝合金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结构(2)的下侧设置有下端头(22),且下端头(2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24)和第三连接孔(25),并且第一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24)和第三连接孔(2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连接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划伤渔轮脚的倒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体结构(3)的上侧设置有固定圈(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华王富皓吕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美皓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