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4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包括外壳、出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加热装置和热水管;所述出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进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端;所述热水管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出水连接件,所述热水管的下端插接于所述进水连接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水管的外侧,作用于所述热水管。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在热水管的两端设置出水连接件和进水连接件,使热水管两端接口稳定安装在外壳中,减少装配间隙,避免热水管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水体膨胀而导致漏水的问题。而且,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热水管外侧的加热装置对热水管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加热结构能够快速对水体进行加热。结构能够快速对水体进行加热。结构能够快速对水体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特别是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热水龙头可以快速对水龙头出水进行加热,随着电热水龙头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了电热水龙头这一新型的家居产品。
[0003]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可以快速对水龙头出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龙头,但现有的加热水龙头多采用浸入式结构,加热水龙头在加热过程中,往往是加热功率恒定,通过调节水流量来达到控温的目的。而调节水流量往往又是通过拔动龙头阀门开口的大小,需要多次来回微调才能得到理想的水温。因温度控制困难,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以解决上述加热水龙头的出水温度控制难的问题,并且本结构具备热传导效率高的优势。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包括外壳、出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转接头、热传感器、加热装置和热水管;
[0006]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热水管的外部;
[0007]所述出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进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端;
[0008]所述热水管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出水连接件,所述热水管的下端插接于所述进水连接件;
[0009]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热水管的外侧,并作用于所述热水管;
[0010]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出水连接件连接;
[0011]所述热传感器出水连接件与热水管之间,所述热传感器的传感端插入所述热水管的水体中;
[0012]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出水连接件的上端连通,所述转接头的顶部设置有编码显示器,所述编码显示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热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丝或厚膜发热元件,所述发热丝或厚膜发热元件缠绕设置于所述热水管的外侧。
[0014]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进水连接件的下端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进水连接件的底面偏心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出水连接件和进水连接件对应设置有线路槽。
[0017]优选的,所述发热丝和热水管之间还烧结有陶瓷绝缘层。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在热水管的两端设置出水连接件和进水连接件,使热水管两端接口稳定安装在外壳
中,减少装配间隙,避免热水管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水体膨胀而导致漏水的问题。而且,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热水管外侧的加热装置对热水管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加热结构能够快速对水体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除去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水连接件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外壳1、出水连接件2、进水连接件3、加热装置4、热水管5、底座6、转接头7、陶瓷绝缘层8;固定板11、热传感器12、编码显示器13、线路槽21、进水管31、线路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如图1~4所示,请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包括外壳1、出水连接件2、进水连接件3、转接头7、热传感器12、加热装置4和热水管5;
[0029]所述外壳1套设于所述热水管的外部;
[0030]所述出水连接件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所述进水连接件3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下端;
[0031]所述热水管5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出水连接件2,所述热水管5的下端插接于所述进水连接件3;
[0032]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热水管5的外侧,并作用于所述热水管5;
[0033]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出水连接件2连接;
[0034]所述热传感器12出水连接件2与热水管5之间,所述热传感器12的传感端插入所述热水管5的水体中;
[0035]所述转接头7与所述出水连接件2的上端连通,所述转接头7的顶部设置有编码显示器13,所述编码显示器13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4以及热传感器12电性连接。
[0036]本技术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在热水管5的两端设置出水连接件2和进水连接件3,使热水管5两端接口稳定安装在外壳1中,减少装配间隙,避免热水管5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水体膨胀而导致漏水的问题。而且,所述水龙头的加热结构通过热水管5外侧的加热装置4对热水管5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加热结构能够快速对水体进行加热。另外还设置有热传感器12和编码显示器13,所述编码显示器与所述热传感器12电联接,能够实现水温的显示,用户能够精准控制自身的用水温度,不用用手多次测试水温是否合适。而且所述编码显示器12与所述加热装置4电联接,能够对加热装置4的工作频率进行控制,实现加热速度的控制,提高水温把控的精准度,给予用户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0037]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4为发热丝或厚膜发热元件,所述发热丝或厚膜发热元件缠绕设置于所述热水管5的外侧。
[003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发热丝作为加热装置4,热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出水连接件(2)、进水连接件(3)、转接头(7)、热传感器(12)、加热装置(4)和热水管(5);所述外壳(1)套设于所述热水管的外部;所述出水连接件(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所述进水连接件(3)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下端;所述热水管(5)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出水连接件(2),所述热水管(5)的下端插接于所述进水连接件(3);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热水管(5)的外侧,并作用于所述热水管(5);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出水连接件(2)连接;所述热传感器(12)出水连接件(2)与热水管(5)之间,所述热传感器(12)的传感端插入所述热水管(5)的水体中;所述转接头(7)与所述出水连接件(2)的上端连通,所述转接头(7)的顶部设置有编码显示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洛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