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21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底板,空气热源泵本体,输送管,防护壳,支撑柱,储水箱,进水管,密封盖,加热管,出水阀,出水管,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和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所述的空气热源泵本体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输送管螺纹连接在空气热源泵本体右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壳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柱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维护板,合页,连接杆,置放板,锁紧螺栓和手柄的设置,有利于对供热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连通管,阀门,疏通管,支撑杆,阻挡板和排水阀的设置,有利于对供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源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
[0003]目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应用广泛。
[0004]但是现有的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对供热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不方便对供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和不方便对供热的水源进行净化的问题。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底板,空气热源泵本体,输送管,防护壳,支撑柱,储水箱,进水管,密封盖,加热管,出水阀,出水管,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和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所述的空气热源泵本体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输送管螺纹连接在空气热源泵本体右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壳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柱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储水箱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下部;所述的进水管螺纹连接在储水箱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盖螺纹连接在进水管外表面的上部;所述的加热管螺栓连接在防护壳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阀螺纹连接在储水箱右侧的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螺纹连接在出水阀的右侧;所述的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设置在防护壳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安装在储水箱左侧的上部;所述的;所述的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贯穿防护壳设置在储水箱内部的右侧;所述的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包括维护板,合页,连接杆,置放板,锁紧螺栓和手柄,所述的合页分别螺栓连接在维护板正表面左侧的上部与维护板正表面左侧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维护板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以及维护板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置放板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内侧;所述的锁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维护板正表面右侧的上部和维护板正表面右侧的下部;所述的手柄螺栓连接在维护板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
[0008]所述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包括连通管,阀门,疏通管,支撑杆,阻挡板和排水阀,所述的阀门螺纹连接在连通管外表面的左侧;所述的疏通管螺纹连接在阀门内部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钉连接在疏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阻挡板分别螺钉连接在疏通管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排水阀螺纹连接在疏通管外表面的左侧。
[0009]所述的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包括紧密板,固定螺栓,握杆,隔离网和滤芯,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紧密板内侧的上部;所述的握杆螺栓连接在紧密板右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隔离网螺栓连接在紧密板左侧的下部;所述的滤芯从左到右依次螺钉连接在隔离网上表面的中间位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中,所述的维护板,合页,连接杆,置放板,锁紧螺栓和手柄的设置,有利于对供热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
[0012]2.本技术中,所述的连通管,阀门,疏通管,支撑杆,阻挡板和排水阀的设置,有利于对供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
[0013]3.本技术中,所述的紧密板,固定螺栓,握杆,隔离网和滤芯的设置,有利于对供热的水源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底板;2、空气热源泵本体;3、输送管;4、防护壳;5、支撑柱;6、储水箱;7、进水管;8、密封盖;9、加热管;10、出水阀;11、排水阀;12、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1、维护板;122、合页;123、连接杆;124、置放板;125、锁紧螺栓;126、手柄;13、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131、连通管;132、阀门;133、疏通管;134、支撑杆;135、阻挡板;136、排水阀;14、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141、紧密板;142、固定螺栓;143、握杆;144、隔离网;145、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底板1,空气热源泵本体2,输送管3,防护壳4,支撑柱5,储水箱6,进水管7,密封盖8,加热管9,出水阀10和出水管11,所述的空气热源泵本体2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输送管3螺纹连接在空气热源泵本体2右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壳4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柱5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4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储水箱6螺栓连接在支撑柱5的下部;所述的进水管7螺纹连接在储水箱6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盖8螺纹连接在进水管7外表面的上部;所述的加热管9螺栓连接在防护壳4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阀10螺纹连接在储水箱6右侧的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1螺纹连接在出水阀10的右侧,首先把供热装置移动到需要使用供热装置的位置,然后打开密封盖8利用进水管7把储水箱6内注入水液,然后启动空气热源泵本体2和加热管9,然后利用空气热源泵本体2配合加热管9即可使供热装置进行供热。
[0021]其中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还包括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13和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14,所述的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设置在防护壳4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13安装在储水箱6左
侧的上部;所述的;所述的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14贯穿防护壳4设置在储水箱6内部的右侧,可对供热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同时可对供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和对供热的水源进行净化。
[0022]并且所述的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包括维护板121,合页122,连接杆123,置放板124,锁紧螺栓125和手柄126,所述的合页122分别螺栓连接在维护板121正表面左侧的上部与维护板121正表面左侧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123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维护板121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以及维护板121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置放板124螺栓连接在连接杆123的内侧;所述的锁紧螺栓125分别螺纹连接在维护板121正表面右侧的上部和维护板121正表面右侧的下部;所述的手柄126螺栓连接在维护板121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在使用供热装置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栓125,然后手握手柄126打开维护板121即可对供热装置的内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底板(1),空气热源泵本体(2),输送管(3),防护壳(4),支撑柱(5),储水箱(6),进水管(7),密封盖(8),加热管(9),出水阀(10),出水管(11),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13)和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14),空气热源泵本体(2)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输送管(3)螺纹连接在空气热源泵本体(2)右侧的下部;防护壳(4)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支撑柱(5)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4)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储水箱(6)螺栓连接在支撑柱(5)的下部;进水管(7)螺纹连接在储水箱(6)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密封盖(8)螺纹连接在进水管(7)外表面的上部;加热管(9)螺栓连接在防护壳(4)内侧下部的中间位置;出水阀(10)螺纹连接在储水箱(6)右侧的下部;出水管(11)螺纹连接在出水阀(10)的右侧;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设置在防护壳(4)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热源泵供热热量利用架结构(13)安装在储水箱(6)左侧的上部;供热装置水液净化架结构(14)贯穿防护壳(4)设置在储水箱(6)内部的右侧;供热装置密封维护板结构(12)包括维护板(121),合页(122),连接杆(123),置放板(124),锁紧螺栓(125)和手柄(126),合页(122)分别螺栓连接在维护板(121)正表面左侧的上部与维护板(121)正表面左侧的下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