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瑞朋专利>正文

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09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7
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油泥污染量大、处置率低、治理困难和经济成本过高而难以投入产业化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通过破碎、高温燃烧、沸腾加热、净化处理,将油份及其他有机物质转化为H2O和CO2,得到的残渣中油份含量几乎为零,排渣可达到农业化标准。再经过油气分级提油、烟气处理,可使最终气体排放中油气浓度几乎为零,排放烟气中尘含量小于5mg/m3,二氧化硫小于10mg/m3,氮氧化物小于20mg/m3,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指标。国家超低排放指标。国家超低排放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
[0003]油泥的来源除原油开采、油田炼制等之外,各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轧制油、润滑油和油脂残留物。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逐年加大政治力度,如何有效治理和利用油泥,一直以来是令各工矿企业很棘手的问题。含油污泥属中毒性,易燃性物质,因此在排放时油泥砂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对于油泥泥沙进行处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溶剂萃取法,另一种是热化学清洗法
[0004](1)溶剂萃取法
[0005]溶剂萃取,作为一种用以去除污泥所夹带的油和其它有机物的单元操作技术而被广泛研究,其中包括正处于开发阶段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溶剂包括丙烷三乙胺,重整油和临界液态CO2等,油类从污泥中被溶剂抽提出来后,通过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对于船底油泥与罐底油泥,国外目前多采用溶剂萃取技术,如美国专利报道了一种溶剂萃取一氧化处理污泥工艺。此工艺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种轻质烃作为萃取剂,经过第一步萃取后,基本上全部的油和大部分有机物被分离,但仍含有一些聚合芳香烃物质,残留的污泥还需用分子量比较高的烃类萃取。
[0006]张秀霞等介绍了一种使用三氛甲烷溶剂萃取

蒸汽蒸馏处理石油污泥的工艺实验。石油污泥脱水后,自然风干去除杂物,粉碎。用三氯甲烷将污泥溶解,经搅拌,离心后回收萃取液。含有残余重油和溶剂的污泥,进入下一步蒸汽蒸馏处理。该方法可使油泥脱油率高达90%以上,比单一的溶剂萃取和直接蒸馏处理效果为好,但尚未在工程中得到检验。
[0007](2)热化学清洗法
[0008]热水清洗法(也称热脱附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石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热碱水溶液反复洗涤,再通过气浮实施固液分离。一般洗涤温度控制在70℃,液固比3:1,洗涤时间20min,能将含油量为30%油泥洗至残油率1%以下。混合碱可由廉价的无机碱和无机盐组成,也可选用廉价的洗衣粉等,该方法能量消耗较低的,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有害物质不能进行处理,还是会在排放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0009]我国专利介绍了一种既经济,又有效地从废弃油泥中提取原油的工艺方法。先向搅拌器内加入水,再按一定比例配制分离液。然后向搅拌器内通入蒸汽或采用电热棒对搅拌器内的分离液进行加热,加入油泥,混合搅拌,保持温度在55~65℃,混合搅拌约1.5~2h后停止搅拌,沉淀10min。最后对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原油回用,残土可用来烧砖。该提取原油的工艺方法虽然可以消除油泥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治理污染,回收石油资源,且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但是,可能由于其不能连续运行,且对基质无害化的保证程度较低,常伴随污水继续处理问题,尚未见工业应用。贾茂郎等采用含明矾,食盐溶液,在加热(70℃~
90℃)条件下,将油泥分散和初级分离。经初级分离的原油又经离心分离后得到进一步净化。采用本方法分离出的原油含水在0.5%以下,含杂质在1%以下可供炼油厂使用。王栋等采用化学药剂流动式多级热力清洗油泥的处理工艺,对落地油泥,罐底油泥和浮渣等石油污泥进行综合处理,以上发法均可以对油泥泥沙进行净化处理,但是都未在工业中进行广泛应用,或是净化成本较高,难以达到产业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油泥污染量大、处置率低、治理困难和经济成本过高而难以投入产业化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
[0011]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所述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包括脱硝组件、内热式反应器、流化风机、回转窑、原料堆场、双轴破碎机、油泥进料仓、螺旋输送机、一级换热器、一级缓冲罐、一级油品泵、一级油品储罐、二级换热器、二级缓冲罐、二级油品储罐、罗茨风机和烟囱;
[0012]所述原料堆场的出料端与双轴破碎机的进料端相连,双轴破碎机的出料端与油泥进料仓进料端相连,油泥进料仓的出料端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相连,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回转窑的进料端相连,回转窑中的油气出口与一级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相连,一级换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出口与一级缓冲罐的进油口相连,一级缓冲罐的出油口与一级油品泵的进油口相连,一级油品泵的出油口与一级油品储罐的进油口相连,一级缓冲罐的油气出口与二级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相连,二级换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出口与二级缓冲罐的进油口相连,二级缓冲罐的出油口与二级油品储罐的进油口相连,二级缓冲罐的油气出口与罗茨风机的进风口相连,罗茨风机的出风口与内热式反应器的进风口相连,回转窑的油渣出口与内热式反应器的给料口相连,内热式反应器的烟道上设置有脱硝组件,脱销组件用于对内热式反应器的排烟进行脱销,流化风机设置在内热式反应器的进风端,流化风机向内热式反应器中引入硫化风,内热式反应器中烟道的出口端与回转窑的进气端相连,回转窑的排气端与烟囱连通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脱硝组件包括氨水储罐和喷枪,氨水储罐设置在内热式反应器的一侧,喷枪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氨水储罐的出液端相连,喷枪的喷淋端设置在内热式反应器的烟道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热式反应器中烟道的出口端与回转窑的进气端之间串联有快速降温器,快速降温器的进风端与内热式反应器中烟道的出口端相连,快速降温器的出风端与回转窑的进气端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窑的排气端与烟囱之间串联有脱硫除尘系统和引风机,回转窑的排气端与脱硫除尘系统的进风端相连,脱硫除尘系统的出风端与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烟囱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通过破碎、高温燃烧、沸腾加热、净化处理,将油份及其他有机物质转化为H2O和CO2,得到的残渣中油份含量几乎为零,排渣可达到农业化标准。再经过油气分级提油、烟气处理,可使最终气体排放中油气浓度几乎为零,排放烟气中尘含量小于5mg/m3,二氧化硫小于10mg/m3,氮氧化物小于20mg/m 3
,达到国家超
低排放指标。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实现油泥泥沙无油、无害化处置,使其可以达到安全排放标准,降低了对排放区周围的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程度。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采用了内热式反应器脱硫和二次脱硫的两级脱硫工艺,降低了脱硫成本和硫化物的排放浓度,且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002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该工艺使用有热值的混合固废、液废作为系统处置的能量来源,在处理油泥的同时一起处理固废资源,真正达到一体化协同处理。
[002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该工艺采用氧化法协同处置半干法脱硫产生的亚硫酸钙,实现脱硫产品稳定化,不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油泥协同处置的装置包括脱硝组件、内热式反应器(2)、流化风机(3)、回转窑(4)、原料堆场(5)、双轴破碎机(6)、油泥进料仓(7)、螺旋输送机(8)、一级换热器(9)、一级缓冲罐(10)、一级油品泵(11)、一级油品储罐(12)、二级换热器(13)、二级缓冲罐(14)、二级油品储罐(15)、罗茨风机(16)和烟囱(19);所述原料堆场(5)的出料端与双轴破碎机(6)的进料端相连,双轴破碎机(6)的出料端与油泥进料仓(7)进料端相连,油泥进料仓(7)的出料端与螺旋输送机(8)的进料端相连,螺旋输送机(8)的出料端与回转窑(4)的进料端相连,回转窑(4)中的油气出口与一级换热器(9)的烟气入口相连,一级换热器(9)的油水混合物出口与一级缓冲罐(10)的进油口相连,一级缓冲罐(10)的出油口与一级油品泵(11)的进油口相连,一级油品泵(11)的出油口与一级油品储罐(12)的进油口相连,一级缓冲罐(10)的油气出口与二级换热器(13)的烟气入口相连,二级换热器(13)的油水混合物出口与二级缓冲罐(14)的进油口相连,二级缓冲罐(14)的出油口与二级油品储罐(15)的进油口相连,二级缓冲罐(14)的油气出口与罗茨风机(16)的进风口相连,罗茨风机(16)的出风口与内热式反应器(2)的进风口相连,回转窑(4)的油渣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瑞朋翟冻冻
申请(专利权)人:庞瑞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