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06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绞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内侧安装有绕线辊,所述绕线架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U形框,所述U形框内壁底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U形框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底端固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外侧共同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外侧固接有固定块,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传动带等结构的作用,能够带动活动板及L形支架来回运动,从而使穿过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的线路能够跟随活动的运动均匀缠绕在绕线辊外侧,实现自动排线。实现自动排线。实现自动排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


[0001]本技术单绞机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

技术介绍

[0002]单绞机是一种应用于HDMI、DP、USB、CAT

7、DVI、ATA、SATA等高频线、数据线、电子线、芯线及多股绞合的电线电缆设备,单绞机一般分为立式单绞机、高速悬臂式单绞机、高速悬框式单绞机三种,其中高速悬臂式单绞机是由三头动力放线,双头包带装置和单绞机主机组成,但是,由于传统的单绞机收线时,线路难以均匀缠绕在绕线辊上,易局部缠绕过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传统的单绞机收线时,线路难以均匀缠绕在绕线辊上,易局部缠绕过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内侧安装有绕线辊,所述绕线架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U形框,所述U形框内壁底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U形框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底端固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外侧共同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外侧固接有固定块,所述U形框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块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活动板顶端开设有导向孔,且定位柱滑动连接于导向孔内侧,所述活动板顶端固接有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底端安装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底端连接有第一穿线环,所述L形支架底端且位于承接杆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接有第二穿线环。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第二穿线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穿线环在竖直平面位置上高于第二穿线环位置。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接杆由套杆、活动杆、活动盘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套杆顶端固接于L形支架底测,所述套杆内侧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底端固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套杆内部的固定腔内侧,所述活动杆直径小于活动盘直径,且活动杆底端活动贯穿固定腔内侧底端并延伸至套杆外侧,所述活动杆底端与第一穿线环相固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两端均固接有滑块,所述U形框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孔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形框两端均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
螺杆与支撑板侧面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从而配合第二传动轴的作用使传动带做相应的环形运动,传动带运动的同时将通过固定块和定位柱驱动活动板在U形框内往复运动,活动板的运动使L形支架带动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水平往复运动,进而促使线路进线端跟随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水平往复运动,以此达到线路在绕线辊表面进行均匀缠绕,提高缠绕效果,实现自动排线,防止线路在绕线辊上局部缠绕过多,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0013]2.通过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上下错位分布,能够使线路处于较为绷紧的状态,从而便于线路缠绕在绕线辊上不易松散,通过承接杆结构的设计,在线路过于绷紧时,通过向下挤压第一穿线环,从而带动活动杆向下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从而减低其绷紧强度,并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控制线路的张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绕线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L形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活动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承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机体;2、绕线架;3、绕线辊;4、支撑板;5、U形框;6、第一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8、传动带;9、固定块;10、活动板;11、定位柱;12、导向孔;13、L形支架;14、承接杆;15、第一穿线环;16、固定杆;17、第二穿线环;18、滑块;19、滑孔;20、安装块;1401、套杆;1402、活动杆;1403、活动盘;140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22]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绕线架2,绕线架2内侧安装有绕线辊3,绕线架2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安装有U形框5,U形框5两端均设有安装块20,安装块20通过螺杆与支撑板4侧面相连接,便于U形框5的安装和拆卸,U形框5内壁底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U形框5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与第一传动轴6底端固接,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外侧共同安装有传动带8,传动带8外侧固接有固定块9,U形框5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活动板10两端均固接有滑块18,U形框5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孔19,两个滑块18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孔19内侧,便于活动板10稳定的在U形框5内侧一定范围内滑动,且只沿同一水平方向,固定块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1,活动板10顶端开设有导向孔12,且定位柱11滑动连接于导向孔12内侧,活动板10顶端固接有L形支架13,L形支架13底端安装有承接杆14,承接杆14底端连接有第一穿线环15,L形支架13底端且位于承接杆14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底端固接有第二穿线环17,通过以上方案便于线路能够有序的缠绕
在绕线辊3外侧。
[0023]两个第二穿线环17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穿线环15在竖直平面位置上高于第二穿线环17位置,承接杆14由套杆1401、活动杆1402、活动盘1403和复位弹簧1404组成,套杆1401顶端固接于L形支架13底测,套杆1401内侧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活动盘1403,活动盘1403底端固接有活动杆1402,活动杆1402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404,通过第一穿线环15和第二穿线环17上下错列分布,能够使线路保持较为绷紧的状态,通过承接杆14结构的设计又能避免线路过于绷紧而发生断裂的现象,复位弹簧1404位于套杆1401内部的固定腔内侧,活动杆1402直径小于活动盘1403直径,且活动杆1402底端活动贯穿固定腔内侧底端并延伸至套杆1401外侧,活动杆1402底端与第一穿线环15相固接,能够限制活动杆1402的活动范围,使其不会脱离套杆1401内侧。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绕线架(2),所述绕线架(2)内侧安装有绕线辊(3),所述绕线架(2)顶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安装有U形框(5),所述U形框(5)内壁底端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所述U形框(5)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与第一传动轴(6)底端固接,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外侧共同安装有传动带(8),所述传动带(8)外侧固接有固定块(9),所述U形框(5)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固定块(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11),所述活动板(10)顶端开设有导向孔(12),且定位柱(11)滑动连接于导向孔(12)内侧,所述活动板(10)顶端固接有L形支架(13),所述L形支架(13)底端安装有承接杆(14),所述承接杆(14)底端连接有第一穿线环(15),所述L形支架(13)底端且位于承接杆(14)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底端固接有第二穿线环(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改进型悬臂单绞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穿线环(17)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穿线环(15)在竖直平面位置上高于第二穿线环(17)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中远电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