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线结构及分体式头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93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束线结构及分体式头戴设备。束线结构包括:束线件和多条线缆,线缆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头戴设备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束线件连接于多条线缆之间,线缆能够穿过束线件,且束线件具有限制线缆之间的间距的限位机构,束线件能够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将位于束线件与控制模块之间的线缆收束,束线件、线缆和头戴设备之间能够形成封闭环状的佩戴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头戴设备佩戴后有相当多的线缆暴露在外部,不好收纳整理,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线结构及分体式头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头戴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束线结构及分体式头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头戴式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生活中,头戴式设备集成了更多的电子元器件,而这些电子元器件需要大量的线缆连接,同时由于续航、算力等要求,越来越多的头戴式设备采用分体式结构,头戴部分与其余部分通过线缆绕经脑后连接在一起。由于要适配不同人的头围、头型,头戴式设备一般需要预留足够长度的线缆,导致佩戴后有相当多的线缆暴露在外部,不好收纳整理,而且线缆形状不固定,游离浮动在外部会导致使用非常不便。
[0003]此外,现有的头戴式设备,尤其是AR、VR、MR、XR眼镜,由于眼部位置需要设置大量的电子、光学元器件,因此重量较大,导致整个设备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容易向前部倾斜,长期佩戴对耳朵、鼻梁压迫严重,会令佩戴者十分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线结构及分体式头戴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头戴设备佩戴后有相当多的线缆暴露在外部,不好收纳整理,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线件和多条线缆,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头戴设备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束线件连接于多条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线缆能够穿过所述束线件,且所述束线件具有限制所述线缆之间的间距的限位机构,所述束线件能够沿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将位于所述束线件与控制模块之间的所述线缆收束,所述束线件、所述线缆和头戴设备之间能够形成封闭环状的佩戴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件包括线缆扣,所述线缆扣包括扣座、压板和弹性件,所述扣座的侧壁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线缆穿接的穿孔,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扣座,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扣座的底壁之间;自然状态下,所述线缆能够被压紧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扣座之间;施力状态下,所述压板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压板运动至最下方时,所述线缆能够沿所述穿孔自由移动,且此时所述线缆位于所述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设置为开口柱体,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块、连接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别位于所述压板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之间,所述第一压块的截面与所述扣座顶部的开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部与所述扣座的底壁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侧壁连接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卡块,所述卡块能够伸入所述穿孔,以将所述第二压块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博文游立锦陈武汉魏一振张卓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