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空压机及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空压机及车。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的冷却方案主要包括单水冷和水
‑
气混合冷,其冷却结构包括机壳、冷却道、定子和导热胶,定子采用热套的方式与机壳装配在一起,冷却道围设在机壳和定子之间,在机壳、定子和冷却道之间灌注导热胶,冷却道与外部的水冷却系统连通,在水冷却系统作用下,水在冷却道内流通并与通过导热胶与定子热交换,进而对定子进行冷却;由于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电机的体积不能过大,且冷却道的位置受到限制;现有的技术中,定子的出线端与水冷道之间的距离较大,且定子的出线端与水冷道之间含有多重不同的换热介质,水冷道对定子的冷却效果极其低,导致定子的出线端温度异常高,电机内部积热,定子因温升过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空压机及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结构复杂、冷却道位置设计不合理导致冷却效果较差、电机内部积热严重和电机性能低等问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1)、定子(12)、围设在所述机壳(11)和定子(12)之间的第一冷却道(2)和第二冷却道(3);所述第一冷却道(2)形成第一环形结构(21);所述第二冷却道(3)形成第二环形结构(31);沿所述机壳(11)的轴向,所述第一环形结构(21)远离所述定子(12)的出线端设置,所述第二环形结构(31)靠近所述定子(12)的出线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道(2)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二冷却道(3)内流通有冷媒,进而所述第一冷却道(2)和第二冷却道(3)均对所述电机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道(2)、第二冷却道(3)、机壳(11)和定子(12)之间形成有灌注空间,将导热胶灌注于所述灌注空间中,使所述第一冷却道(2)、第二冷却道(3)、机壳(11)和定子(12)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道(3)的材料为铜合金;所述导热胶为环氧树脂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道(3)与定子(12)设置为过盈配合,所述定子(12)通过热套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道(3)的内侧;或所述机壳(11)与定子(12)过盈配合,所述定子(12)通过热套方式设置在所述机壳(11)的内侧,所述第二冷却道(3)设置在所述机壳(11)与定子(12)之间的间隙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2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结构(31)的内径;所述第二环形结构(31)的内径与所述机壳(11)的内径相同,或所述第二环形结构(31)的内径小于所述机壳(11)的内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道(2)形成多个沿所述机壳(11)的圆周方向设置且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22),所述第二冷却道(3)形成多个沿所述机壳(11)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32);所述机壳(11)的内表面形成多个沿所述机壳(11)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11);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避开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111)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32)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111)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道(2)为与所述机壳(11)同轴线的螺旋道;所述第二冷却道(3)形成多个沿所述机壳(11)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32);所述定子(12)的外表面形成多个沿所述定子(12)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冷却道(2)嵌设于所述机壳(11)中,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32)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121)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等距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等距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贾金信,蔡由俊,闫瑾,苏久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