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5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系统包括除尘器本体,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出口喇叭内设置有两排相互平行的收尘极板,所述收尘极板由凹形槽板排列组成,两排收尘极板的凹面相对,且两排收尘极板内的凹形槽板交错排布,所述凹形槽板具有向内开口的半圆形的卷边;除收尘极板最外侧的卷边,其他所有半圆形卷边均伸入与其正对的另一排收尘极板的凹形槽板内,并与被伸入的凹形槽板的半圆形卷边正对设置构成带有入口和出口的涡流区域,烟气只有经涡流区域后才能离开收尘极板。本申请通过涡流区域可实现对不同粒径颗粒的收集,避免粉尘逃逸出收尘区域导致超标的问题,使得烟气更一步净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环保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干式除尘器(如静电除尘、布袋除尘、电袋除尘、旋风除尘等)均有出口超出排放标准的现象。例如,静电除尘器因振打所产生二次扬尘使排放超标;布袋除尘、电袋除尘则由于破袋引起排放超标;旋风除尘由于烟气负荷变动导致烟气流速不稳定而造成超标。
[0003]湿式除尘器(如湿式静电除尘、水膜除尘、喷淋除尘、旋流耦合除尘等)也有出口超出排放标准的现象。例如,湿式除尘器排放超标主要表现在出口雾滴浓度过高。
[0004]针对出口超出排放标准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92011.6,名称:一种提高收尘效率的静电除尘器出口槽形板结构,公开了由



字形槽形板均匀设置在静电除尘器电场出口处,所述槽形板交错排列开口方向相对。然而该专利申请的烟气在经过槽形板时,槽形板仅仅对烟气有阻挡而改变烟气流向的作用,通过阻挡改变流场对于提高除尘效率收效甚微。所谓会在开口的



字形槽形板的内部形式涡流区,仅仅在凹形开口的迎风面有10%左右烟气才会进入内部形式涡流区,而大部分烟气直接进入下游,除尘效率提高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的干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出口超出排放标准现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及工艺,本申请可设置于干式除尘器或湿式除尘器出口喇叭或烟道处,彻底收集除尘器出口“漏网之鱼”。
[0006]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的壳体1于水平方向上相对设有进口喇叭11和出口喇叭12,壳体1内布设集尘装置,出口喇叭12段内设收尘极板2,所述收尘极板2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处于气体流动上游的第一收尘极板21和处于气体流动下游的第二收尘极板22,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分别由至少两个定位于第一角钢23上的凹形槽板24组成,相邻的凹形槽板24间具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凹形槽板24的两侧边241围成凹槽242,所述侧边241端部呈半圆形卷边243,两侧边241之半圆形卷边243向凹槽242卷曲,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的凹形槽板24的凹槽242相对并交错布设,且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相邻之凹形槽板24的侧边241互相伸入对方的凹槽242,两半圆形卷边243相互配合形成气体可进出的涡流区域25。
[0007]进一步,所述凹形槽板24采用1.0 mm~1.5 mm厚度的薄板,通过薄板轧机轧制而成。
[0008]进一步,所述凹形槽板24通过垫板26固定在第一角钢23上,其中垫板26位于凹槽242的槽底,第一连接件27穿过垫板26和凹形槽板24并将两者固定于第一角钢23。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的垫板26通过定位套管28固定连
接,从而使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连接为一体。
[0010]进一步,所述凹形槽板24宽度为K,K为100 mm~300 mm,凹形槽板24的高度为G,G为40 mm~120 mm,G:K=0.4~1:1。
[0011]进一步,第一收尘极板21的凹形槽板24间作为气流入口的间隙29,第二收尘极板22的凹形槽板24间作为气流出口的间隙29,间隙29宽度为D,D为50 mm~150 mm;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相邻的凹形槽板24间的间隙为S,S为5 mm~15 mm;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的总厚度为H,H为55 mm~170 mm;凹形槽板24的半圆形卷边243的半径为R,R为10 mm~35 mm。
[0012]进一步,所述收尘极板2上部与出口喇叭12壁面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连接,收尘极板2下部与出口喇叭12壁面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装置4连接,收尘极板2边缘设有阻流板8。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包括定位架31、定位安装角钢32和第一连接角钢33,收尘极板2的凹形槽板24与第一连接角钢33连接,第一连接角钢33与定位安装角钢32连接,定位安装角钢32与定位架31连接,定位架31通过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出口喇叭12壁面;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包括第二连接角钢41和支撑架42,收尘极板2的凹形槽板通过第二连接角钢41固定在支撑架42上,支撑架42固定在出口喇叭12的壁面上。
[0014]进一步,所述除尘系统为干式除尘系统,紧邻所述的收尘极板2还设有振打装置5,所述振打装置5包括振打传动装置、振打轴、振打锤,通过控制振打装置5振打收尘极板2,以实现在线清灰,清灰周期和频率通过控制逻辑设置,所述收尘极板2材质使用Q235钢材。
[0015]进一步,所述除尘系统为湿式除尘系统,紧邻所述的收尘极板2的上游还设有喷嘴6,喷嘴6连接水循环装置7,所述水循环装置7通过管路连接设于壳体1外的工艺水箱71,以及工艺水泵72、开关阀73,所述工艺水箱71与工艺水泵72与湿式除尘喷淋共用,通过控制水循环装置7的运行可喷淋冲洗收尘极板2,以实现在线清灰,清灰周期和频率通过控制逻辑设置,收尘极板2材质可使用316L、2205或2507不锈钢。
[001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烟气只有经涡流区域后才能离开除尘极板,可强化对烟气中各种粒径的颗粒的除尘,强化除尘效果,使烟气满足排放标准,其中,在涡流区域内,烟气中细微颗粒由于碰撞、静电收集于收尘极板上,烟气中较大颗粒在涡流区域汇集于涡流中心,靠自重落于下方灰斗处收集,烟气中超细颗粒由于涡流中离心力收集于半圆形卷边的圆弧面内侧。因此,本申请克服了现有除尘技术中粉尘逃逸出收尘区域导致超标的问题,使得烟气更一步净化。
[0017](2)因为本申请配套了振打清灰或喷淋清灰技术,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用于干式除尘尾部的问题,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尾部均可使用。
[0018](3)本申请收尘极板采用1.0~1.5mm厚度,可实现轧机轧制,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用C型钢的问题,大大减小了钢耗量。材质可使用Q235用于干式除尘器尾部,材质可使用316L、2205或2507不锈钢用于湿式除尘尾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的收尘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的凹形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的收尘极板的剖面结构以及气流方向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的壳体(1)于水平方向相对设有进口喇叭(11)和出口喇叭(12),壳体(1)内布设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喇叭(12)段设收尘极板(2),所述收尘极板(2)包括两排相互平行设置的处于气体流动上游的第一收尘极板(21)和处于气体流动下游的第二收尘极板(22),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分别由至少两个定位于第一角钢(23)上的凹形槽板(24)组成,相邻的凹形槽板(24)间具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29),所述凹形槽板(24)的两侧边(241)围成凹槽(242),所述侧边(241)端部呈半圆形卷边(243),两侧边(241)之半圆形卷边(243)向凹槽(242)卷曲,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的凹形槽板(24)的凹槽(242)相对并交错布设,且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相邻之凹形槽板(24)的侧边(241)互相伸入对方的凹槽(242),进而两半圆形卷边(243)相互配合形成气体可进出的涡流区域(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板(24)采用轧制而成的1.0 mm~1.5 mm厚度的薄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板(24)通过垫板(26)固定在第一角钢(23)上,其中垫板(26)位于凹槽(242)的槽底,第一连接件(27)穿过垫板(26)和凹形槽板(24)并将两者固定于第一角钢(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的垫板(26)通过定位套管(28)固定连接,进而使第一收尘极板(21)和第二收尘极板(22)连接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板(24)的宽度为K,K为100 mm~300 mm,凹形槽板(24)的高度为G,G为40 mm~120 mm,G:K=0.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向多级涡流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尘极板(21)的凹形槽板(24)间作为气流入口的间隙(29),第二收尘极板(22)的凹形槽板(24)间作为气流出口的间隙(29),间隙(29)的宽度为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赵琛杰何春晓谢高旺常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