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极易被污染,而且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就很难进行修复治理。目前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超标,对饮水安全及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供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0003]传统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一般采用连续墙结构(地下水流动的区域内安装连续的活性渗滤墙,以保证污染区域内的地下水能得到处理修复),这种连续墙结构一般只能深入到浅层非饱和带土层内施工,最大施工开挖深度不超过10m,且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含水层坍塌现象,施工难度较大,在安装过程中,较难做到分层安装。
[0004]地下水的原位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是:水体与修复材料的接触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在工程上一般通过改变连续墙体的厚度,来增大过水路径,但是当地下水埋深较深时,施工难度很大,当抽水量较大时,水体在去除材料中的反应时间还是很短,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管,所述外壁管至少穿过第一弱透水层和含水层,其下端位于第二弱透水层;下部实壁管,所述下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其下端嵌入底部基岩地层;滤水管,所述滤水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滤水管的下端与下部实壁管邻近或接触;以及上部实壁管,所述上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滤水管的上端接触,而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含水层的下表面间隔预设距离;其中,所述外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WB材料的上边缘等于或者高于含水层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填充有粘土球,所述粘土球位于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所填充的滤料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覆盖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上端,并固定于粘土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于将下部实壁管、滤水管或者上部实壁管内的水抽出。6.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地质及水文条件,初步确定地下水含水层的厚度,获得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硝酸盐的浓度;在确定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群,管清花,常雅雯,田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