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包括:外壁管,下部实壁管,滤水管,以及上部实壁管;其中,所述外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极易被污染,而且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就很难进行修复治理。目前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超标,对饮水安全及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供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0003]传统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一般采用连续墙结构(地下水流动的区域内安装连续的活性渗滤墙,以保证污染区域内的地下水能得到处理修复),这种连续墙结构一般只能深入到浅层非饱和带土层内施工,最大施工开挖深度不超过10m,且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含水层坍塌现象,施工难度较大,在安装过程中,较难做到分层安装。
[0004]地下水的原位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是:水体与修复材料的接触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在工程上一般通过改变连续墙体的厚度,来增大过水路径,但是当地下水埋深较深时,施工难度很大,当抽水量较大时,水体在去除材料中的反应时间还是很短,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包括:
[0007]外壁管,所述外壁管至少穿过第一弱透水层和含水层,其下端位于第二弱透水层;
[0008]下部实壁管,所述下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其下端嵌入底部基岩地层;
[0009]滤水管,所述滤水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滤水管的下端与下部实壁管邻近或接触;以及
[0010]上部实壁管,所述上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滤水管的上端接触,而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含水层的下表面间隔预设距离;
[0011]其中,所述外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
[001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所述PRWB材料的上边缘等于或者高于含水层的上表面。
[001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在所述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填充有粘土球,所述粘土球位于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所填充的滤料的上方。
[00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覆盖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上端,并固定于粘土球。
[001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在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于将下部实壁管、滤水管或者上部实壁管内的水抽出。
[001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其包括:
[0017]根据地质及水文条件,初步确定地下水含水层的厚度,获得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硝酸盐的浓度;
[0018]在确定位置处钻井,在钻探过程中,根据岩芯进一步核定含水层的特性及位置;
[0019]制造外壁管,其中,在含水层位置处所对应的外壁管开孔,并且使得外壁管的其他部分为实壁管;
[0020]将外壁管插入井中,并使得外壁管与井壁接触,并使得外壁管的开孔处于含水层的位置对应;
[0021]将下部实壁管设置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使得下部实壁管的下端嵌入底部基岩地层;
[0022]将滤水管设置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使得所述滤水管的下端与下部实壁管邻近或者接触;
[0023]将上部实壁管设置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使得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滤水管的上端接触,而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含水层的下表面间隔预设距离;
[0024]在所述外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之间填充滤料,
[0025]在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滤料,
[0026]在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PRWB材料,
[0027]在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PRWB材料,
[0028]在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滤料;
[0029]使得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经过外壁管的开孔,进入外壁管的内部,并经过PRWB材料对进入外壁管内部的地下水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地下水从滤水管进入所述滤水管、下部实壁管和/或上部实壁管的内部。
[003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所述含水层的特性包括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含氮量。
[003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PRWB材料的高度与含水层地下水的含氮量成正比。
[003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所述外壁管为PVC管。
[003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所述滤水管、上部实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为PVC管。
附图说明
[0034]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5]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0037]1外壁管
[0038]2下部实壁管
[0039]3滤水管
[0040]4上部实壁管
[0041]5滤料
[0042]6PRWB材料
[0043]7粘土球
[0044]8井盖
[0045]9抽水泵
[0046]10第一弱透水层
[0047]11含水层
[0048]12第二弱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005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0051]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0052]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管,所述外壁管至少穿过第一弱透水层和含水层,其下端位于第二弱透水层;下部实壁管,所述下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其下端嵌入底部基岩地层;滤水管,所述滤水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滤水管的下端与下部实壁管邻近或接触;以及上部实壁管,所述上部实壁管位于所述外壁管的内部,并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滤水管的上端接触,而且,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下端与含水层的下表面间隔预设距离;其中,所述外壁管和下部实壁管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外壁管和滤水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下半部分之间填充有PRWB材料,所述外壁管与上部实壁管的上半部分之间填充有滤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RWB材料的上边缘等于或者高于含水层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填充有粘土球,所述粘土球位于外壁管和上部实体管之间所填充的滤料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覆盖所述上部实壁管的上端,并固定于粘土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于将下部实壁管、滤水管或者上部实壁管内的水抽出。6.一种增大渗流路径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地质及水文条件,初步确定地下水含水层的厚度,获得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硝酸盐的浓度;在确定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群,管清花,常雅雯,田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