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洪涛专利>正文

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068 阅读:7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为了解决现有直线抽油泵结构不合理,而造成动子卡死、扫膛、磁铁腐蚀、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而设计的:它主要由抽油泵和直线电动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直线电动机的单节电枢间通过带止口螺纹对丝连接,并通过止口定位和端面密封;各节绕组之间采用换相接线;直线电动机气隙采用小间隙密封;动子的磁极为径向磁路磁极;在直线电动机的外壳内还设有空气膨胀器。直线电动机通过筛管与抽油泵连接,在泵筒的上端设计了专用阀,改变了传统的油路,在泵筒中的柱塞和推杆采用实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及有益效果:结构合理,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适合定向井使用,可实现根据不同井液的变化随时进行参数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泵,尤其涉及一种井下直线电才几抽油泵。主要适用 于油田的石油开采应用领i或。 背景4支术目前使用的直线电机抽油泵有如下缺陷直线电动机气隙没有保护措 施,使原油、泥沙进入气隙中易卡死动子、腐蚀动子上的7lc久》兹铁;电机工 作后密封的电枢内的变压器油由于温度升高而膨胀,因无泄压装置使电枢变 形,造成动子扫膛,损坏内套,原油进入绕组,绝缘被破坏电机不能工作; 焊接连接而成的多个单节电枢无法保证多节电枢内径的同轴度和直线度,而 造成动子扫膛;动子切向结构的磁路磁极,因轴径过小而强度不够,产生有 害挠度,也造成动子扫膛。现有直线电机抽油泵的油路采用油田使用的柱塞 泵的结构,但这些部件原受拉力却变成受压力。因受力的改变,具有油路作 用的空心柱塞和柱塞推杆强度显然不够,产生的挠度磨擦泵筒,降低了使用 寿命,增加损耗。这样泵的使用寿命短,无法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直线电机抽油泵结构不合理,而造成动子卡死、扫 膛、磁铁腐蚀、使用寿命短等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它 主要由抽油泵1和直线电动4/L 2两大部分组成;所述直线电动才几2的电枢由 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它主要由抽油泵(1)和直线电动机(2)两大部分组成;所述直线电动机(2)的电枢由多个单节电枢(121)串联而成,在泵筒上设有专用阀;其特征在于:每两单节电枢(1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节连接,即带止口螺纹对丝(122)与内螺纹压盖(123)旋紧连接,并通过止口定位和止口端面密封;多个单节电枢(121)视多个直线电动机的串联,各节绕组之间采用换相连接;在直线电动机(2)的两端设有上密封套(107)和下密封套(101)密封气隙(111),在紧靠上密封套(107)处设有孔用ST形密封圈(106)并与密封活塞(114)配合;在下密封套(101)内的游动密封活塞(102)上设有轴用ST...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它主要由抽油泵(1)和直线电动机(2)两大部分组成;所述直线电动机(2)的电枢由多个单节电枢(121)串联而成,在泵筒上设有专用阀;其特征在于每两单节电枢(1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节连接,即带止口螺纹对丝(122)与内螺纹压盖(123)旋紧连接,并通过止口定位和止口端面密封;多个单节电枢(121)视多个直线电动机的串联,各节绕组之间采用换相连接;在直线电动机(2)的两端设有上密封套(107)和下密封套(101)密封气隙(111),在紧靠上密封套(107)处设有孔用ST形密封圈(106)并与密封活塞(114)配合;在下密封套(101)内的游动密封活塞(102)上设有轴用ST形密封圈(108);在电枢内套(125)中的动子(112)的磁极为径向磁路磁极,用永久磁铁(133)励磁,并带有启动绕组(132);在所述直线电动机(2)的外壳内还设有空气膨胀器;所述抽油泵筒(210)上端的专用阀(214),通过泵筒接头(209)与泵筒(210)连接;在泵筒(210)中的柱塞(211)和推杆(213)为实芯;在泵筒(210)外面的泵壳(212)上分布有进油孔(215);与球阀(206)位置相应处设有进油口(216);进油孔(215)和进油口(216)均与泵壳(212)内的油腔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直线电机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节绕组之间换相连接的接线方法为第一节(151) Al相的尾XI接第二节(152) B2相首,第二节(152) B2相的尾Y2接第三节(153)C3相首,C3相的尾为Z3;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世杰蒋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蒋洪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