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
,具体涉及一种换挡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拨叉是换挡过程中主要传力部件,换挡力首先作用在拨叉上,通过推动拨叉进而推动同步器齿套与齿轮同步结合,通过控制拨叉受到的力可以进一步控制作用在同步器上的力;鉴于双离合变速器换挡限位结构的固有特性,在同步器齿套到达结合齿限位面时,必然会因两零件的撞击而产生声音,但此声音作为换挡噪音的主要来源,往往会引发市场抱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挡降噪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通过改进拨叉总成上与定位销配合的W槽结构,在齿套即将到限位面时,给拨叉上施加一个与换挡力方向相反的力,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达到降速减噪效果。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挡降噪结构,包括包括定位销、变速器壳体以及拨叉总成,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所述拨叉总成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部且能够相对所述变速器壳体移动,所述拨叉总成包括锁柱,所述锁柱上设有第一下斜面、第一上斜面、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销(10)、变速器壳体(20)以及拨叉总成(30),所述定位销(10)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20)上,所述拨叉总成(30)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20)且能够相对所述变速器壳体(20)移动,所述拨叉总成(30)包括锁柱(31),所述锁柱(31)上设有第一下斜面(3111)、第一上斜面(3112)、第二下斜面(3113)以及第二上斜面(3114),所述第一下斜面(3111)与所述第一上斜面(311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115),所述第二下斜面(3113)与所述第二上斜面(3114)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116),当变速器换挡时,所述定位销(10)在所述拨叉总成(30)相对所述变速器壳体(20)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下斜面(3111)、第一上斜面(3112)、第一凹槽(3115)、第二下斜面(3113)、第二上斜面(3114)以及第二凹槽(3116)上滑动,当所述定位销(10)位于所述第二上斜面(3114)时,换挡到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6挡从动齿轮(40)、6挡同步器总成(50)、倒挡从动齿轮(60)、倒挡同步器总成(70)、3挡从动齿轮(80),所述6挡同步器总成(50)位于所述6挡从动齿轮(40)和倒挡从动齿轮(60)之间,所述倒挡同步器总成(70)位于倒挡从动齿轮(60)和3挡从动齿轮(80)之间,换6挡时,所述6挡从动齿轮(40)与所述6挡同步器总成(50)啮合,换倒挡时,所述倒挡同步器总成(70)与所述3挡从动齿轮(80)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斜面(3111)、第一凹槽(3115)、第一上斜面(3112)、第二下斜面(3113)、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彩云,王冰,余子林,凌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