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02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支撑板、分流板、加热丝以及若干个热嘴,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底部外侧开设有贯通容置空腔的浇口,分流板设置在容置空腔的内部,分流板的内部开设有热流道,热嘴设置在分流板的底部,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热流道以及浇口相通,加热丝缠绕在热嘴的外侧壁面上,加热丝的接头延伸到支撑板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个单独的热嘴设计,热嘴的直径无需太大,热嘴中心处容易传热到,同时采用加热丝进行加热,加热丝直接缠绕在热嘴的外侧壁面上,加热的效果好,受浇口小间距的限制较小,整个热流道结构可运用到微小型注塑模具当中,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微小型注塑模具一般用于生产微小产品,如电子钟表、计算器、仪表内的元器件等等,此类产品的尺寸较小,有一些产品的直径甚至还不到1mm。此类微小型注塑模具比普通的注塑模具小,而且其中不少微小型注塑模具仍使用冷流道技术。使用此类带冷流道的微小型注塑模具生产微小产品时,容易造成较大的材料浪费,所产生的废料可达产品用料的几十倍,废料直接弃用太过浪费,重复多次利用又会造成产品品质的下降。
[0003]若改用带热流道的微小型注塑模具进行生产,如图1中所示,此类模具的浇口间距L一般为15~35mm,如果采用带多个小嘴的大热嘴设计,大热嘴的直径就会很大,一旦大热嘴的直径超过50mm,大热嘴外侧加热圈距离大热嘴中心处太远,就会造成大热嘴中心处传到的热量过少,温度过低,影响产品注塑成型。如果采用多个小嘴分别设置,由于浇口间的距离较小,寻常的热流道结构又难以适用。而且此类微小型注塑模具当中,面板到浇口处的距离也不能过远,不宜超过60mm,对板厚的要求较高,也不利于常规热流道结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支撑板、分流板、加热丝以及若干个热嘴,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底部外侧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置空腔的浇口,所述分流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的内部,分流板的内部开设有热流道,所述热嘴凸出设置在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流道以及所述浇口相通,所述加热丝缠绕在所述热嘴的外侧壁面上,加热丝的接头延伸到所述支撑板的外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分别整圈缠绕在各个热嘴的外侧壁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热嘴与所述分流板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加热丝引出的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与所述容置空腔相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线槽的顶部设置有压线板。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块隔热垫块,所述隔热垫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流板的上下两端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面板,所述分流板的顶部设置有浇口套,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浇口套穿入的安装通孔,所述浇口套一端与所述热流道相连通,另一端穿入所述安装通孔当中,并通过所述安装通孔与面板外侧相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的横截面尺寸为4.2
×
2.2mm。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采用多个单独的热嘴设计,因此热嘴的直径无需太大,热嘴中心处容易传热到,同时采用加热丝进行加热,加热丝的尺寸普遍较小,因而受浇口小间距的限制较小,加热丝直接缠绕在热嘴的外侧壁面上进行加热,加热的效果好,整个热流道结构能够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
[0016]2、热嘴与分流板可以采用一体成型设计,直接将分流板底部制成带多个热嘴的结构,可以省去热嘴安装的时间,分流板安装时比较方便。
[0017]3、采用加热丝进行加热,分流板的厚度不会太厚,面板到浇口处的距离也不会太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大热嘴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一出二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当中A

A向结构剖切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应用于一出四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第一种情况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应用于一出四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第二种情况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支撑板;2、容置空腔;3、浇口;4、分流板;5、出线槽;6、压线板;7、隔热垫块;8、热嘴;9、加热丝;10、浇口套;11、面板;12、安装通孔;L、浇口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包括支撑板1、分流板4、加热丝9以及若干个热嘴8,支撑板1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2,底部外侧开设有贯通容置空腔2的浇口3,分流板4设置在容置空腔2的内部,分流板4的内部开设有热流道图中未示出,热嘴8凸出设置在分流板4的底部,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热流道以及浇口3相通,加热丝9缠绕在热嘴8的外侧壁面上,加热丝9的接头延伸到支撑板1的外部。
[0026]如图2、图4中所示,缠绕加热丝9时可以将多个热嘴8视为一个整体,将其直接缠绕在整个整体的外围,同时,由于各个热嘴8之间带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在整体缠绕的同时,将加热丝9的末端部分放置各个热嘴8的中间空隙当中。如图5所示,加热丝9也可以分别单独地整圈缠绕在各个热嘴8的外侧壁面上,加热的效果较好。无论采用哪种缠绕方式,该加热丝9都可以在分流板4装之前,直接缠绕在分流板4底部的热嘴8外侧,安装起来会比较方便。
[0027]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供加热丝9引出的出线槽5,出线槽5与容置空腔2相通。出线槽5的顶部设置有压线板6。加热丝9的接头可以通过出线槽5引出到支撑板1外侧,同时采用压线板6对其进行限位,引出的接头不容易移位杂乱。热嘴8与分流板4可以采用分离式设计也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时,直接将分流板4底部制成带多个热嘴8的结构,可以省去热嘴8安装的时间,安装时比较省时方便。该热流道结构当中还包括有若干块隔热垫块7,隔热垫块7分别设置在分流板4的上下两端面,既可以避免分流板4的热量散失,还可以隔出空间放置加热丝9。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面板11,分流板4的顶部设置有浇口套10,面板11上开设
有供浇口套10穿入的安装通孔12,浇口套10一端与热流道相连通,另一端穿入安装通孔12当中,并通过安装通孔12与面板11外侧相通。加热丝9的横截面尺寸优选为4.2
×
2.2mm。
[0028]该热流道结构利用加热丝9小尺寸的特点,配合多个单独的热嘴8设计进行加热,运用到微小型注塑模具当中,受浇口间距L的限制较小,热嘴8中心也能够充分加热到,加热的效果好,而且由于采用加热丝9进行加热,分流板4的厚度也不会太厚,面板11到浇口3处的距离也不会太远,方便微小型注塑模具的加热。
[0029]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分流板、加热丝以及若干个热嘴,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底部外侧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置空腔的浇口,所述分流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的内部,分流板的内部开设有热流道,所述热嘴凸出设置在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流道以及所述浇口相通,所述加热丝缠绕在所述热嘴的外侧壁面上,加热丝的接头延伸到所述支撑板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分别整圈缠绕在各个热嘴的外侧壁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与所述分流板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微小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加热丝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博诺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