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593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和方法。该调容变压器包括升压式调容变压器本体,低压一次侧双向晶闸管阀组,高压二次侧双向晶闸管阀组。以及包含有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主控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开关电源,5G通信模块的集成化主控制系统。本变压器作为升压式变压器可以广泛的运用在光伏发电逆变器的输出端,该系统的电力电子式的调容变压器可以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造成的变压器容量不匹配的多余损耗,以及可以快速的实现无电弧调容的暂态过程,保证了调容的快速性,也保证了供电的质量。同时使用了非晶合金作为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在各种各样的能源之中,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有关电能的节约、电能质量的调节,一直广泛的受到各界关注。电能损耗同时也会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03]光伏发电式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新能源,作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广泛的应用于各级各类微电网系统中。然而由于光照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光伏发电量频繁的波动,使得连接于光伏逆变器输出侧的升压变压器难以长期工作在额定状态。这会造成较大的空载损耗。
[0004]针对光伏升压变压器由于发电不确定性造成的空载损耗问题,现在的解决方案主要从变压器铁芯材料方面入手,选取损耗较低的铁芯材料,比如非晶合金材料,同等容量等级下相比于传统的硅钢材料可以降低60%的空载损耗。
[0005]然而这些现有的技术针对的节能角度过于单一,传统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无法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一侧为低压输入侧,另一侧为高压输出侧;所述低压输入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有光伏电源;所述高压输出侧连接有中压输电网;所述低压输入侧包括三个并联的低压端输入侧晶闸管阀组(2),每一个低压端输入侧晶闸管阀组(2)包括并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同时和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同时连接有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三个输入侧晶闸管阀组(2)中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变压器本体;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双向晶闸管S
a5
、S
b5
或S
c5
,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双向晶闸管S
a4
、S
b4
或S
c4
,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的第二之间设置有一个双向晶闸管S
a3
、S
b3
或S
c3
;所述高压输出侧包括一个高压端输出侧晶闸管阀组(9),高压端输出侧晶闸管阀组(9)包括三个依次首尾相接的第四电感,三个第四电感组成三角形,每一个第四电感的第一端设置有一个双向晶闸管S
a1
、S
b1
或S
c1
;每一个双向晶闸管S
a1
、S
b1
或S
c1
和对应连接的第四电感之间设置有分支,所述分支上设置有一个双向晶闸管S
a2
、S
b2
或S
c2
,三个分支上双向晶闸管S
a2
、S
b2
和S
c2
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中压输电网的输入端、低压端输入侧晶闸管阀组(2)和高压端输出侧晶闸管阀组(9)共同连接至控制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磁芯(10)及缠绕在磁芯(10)上的绕组;所述磁芯(10)为非晶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低压端输入侧晶闸管阀组(2)设置有一个输入驱动端口(3)和一个输入检测端口(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端输入侧通过输入电压端口(5)和逆变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输出侧晶闸管阀组(9)上设置有输出驱动端口(7)和输出检测端口(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端输出侧通过输出电压端口(6)和中压输电网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力电子式非晶合金有载无电弧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启东梁得亮张立石杨澍州李佳刘桦王宇珩柳轶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