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81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龙骨本体,其中龙骨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让位孔、若干上卡装缺口、若干下卡装缺口、前燕尾槽、若干第一挂装孔、若干第二挂装孔、后燕尾槽、若干第三挂装孔、若干第四挂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满足卡扣与挂扣两种使用需求,还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方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好,且其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与生产管理难度,以及能避免顾客购买出错,该龙骨结构能实现多结构转换,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力学性能地安装,并且装卸十分便捷,该龙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靠性高、适用性好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领域,特别是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组装墙体的龙骨主要采用如下两种结构:卡扣式龙骨、挂扣式龙骨。卡扣式龙骨是指通过卡扣结构与墙板进行组装的龙骨,挂扣式龙骨是指通过挂扣结构与墙板进行组装的龙骨。虽然两种龙骨大体都为杆状结构,但两种龙骨的结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企业在制造时,需要设计出两套加工工序,并安排工人掌握两套加工工序,以及需要在车间中安排两条生产线,这样会增强企业的成本投入。且为了避免两种龙骨混淆在一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类管理、并分别包装两种龙骨,这易增大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从而会给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由于两种龙骨大体都为杆状结构,所以一般顾客在购买龙骨时,易购买错,从而易给顾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现有龙骨与横向加强杆的装拆不仅不方便,龙骨与横向加强杆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还较低,现有龙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较低。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龙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该龙骨结构不仅能满足卡扣与挂扣两种使用需求,还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方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好,且其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与生产管理难度,以及能避免顾客购买出错,该龙骨结构能实现多结构转换,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力学性能地安装,并且装卸十分便捷,该龙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靠性高、适用性好等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龙骨本体,其中龙骨本体的中部上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的让位孔,并使各让位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让位孔的上孔壁上开设有上卡装缺口,各让位孔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下卡装缺口,所述龙骨本体的前壁上分别开设有前燕尾槽、若干第一挂装孔、若干第二挂装孔,所述前燕尾槽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一挂装孔位于前燕尾槽的左侧,并使各第一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二挂装孔位于前燕尾槽的右侧,并使各第二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所述龙骨本体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后燕尾槽、若干第三挂装孔、若干第四挂装孔,所述后燕尾槽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三挂装孔位于后燕尾槽的左侧,并使各第三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四挂装孔位于后燕尾槽的右侧,并使各第四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
[0006]优选地,所述龙骨本体包括左竖板条、右竖板条、若干铆钉,所述左竖板条与右竖板条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左竖板条与右竖板条相互平行并贴靠在一起,所述左竖板条的中部与右竖板条的中部通过若干铆钉固定在一起,各让位孔、各上卡装缺口与各下卡装缺口均横向贯穿左竖板条的中部与右竖板条的中部,所述左竖板条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一钩
挂部,所述右竖板条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二钩挂部,所述左竖板条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三钩挂部,所述右竖板条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四钩挂部,所述前燕尾槽形成于第一钩挂部与第二钩挂部之间,所述后燕尾槽形成于第三钩挂部与第四钩挂部之间,各第一挂装孔开设在第一钩挂部的前壁上,各第二挂装孔开设在第二钩挂部的前壁上,各第三挂装孔开设在第三钩挂部的后壁上,各第四挂装孔开设在第四钩挂部的后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钩挂部包括第一前板条、第一后板条、第一左板条、第一斜板条,所述第一前板条、第一后板条、第一左板条与第一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后板条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左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前板条的左侧边、第一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斜板条布置在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一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一前板条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一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左板条倾斜,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间隙,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左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间隙,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腔,各第一挂装孔开设在第一前板条上,并使各第一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一前板条;所述第二钩挂部包括第二前板条、第二后板条、第一右板条、第二斜板条,所述第二前板条、第二后板条、第一右板条与第二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后板条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右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二前板条的右侧边、第二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二斜板条布置在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二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二前板条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二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右板条倾斜,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二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间隙,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一右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间隙,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二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腔,各第二挂装孔开设在第二前板条上,并使各第二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二前板条;所述前燕尾槽形成于第一斜板条与第二斜板条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前板条与第一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前板条与第二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一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挂装孔的左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到第一挂装孔的右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二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挂装孔的右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到第二挂装孔的左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钩挂部包括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第二左板条、第三斜板条,所述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第二左板条与第三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三前板条与第三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三前板条与第三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前板条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左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三前板条的左侧边、第三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三斜板条布置在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三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三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三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左板条倾斜,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三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五让位间隙,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二
左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六让位间隙,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三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腔,各第三挂装孔开设在第三后板条上,并使各第三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三后板条;所述第四钩挂部包括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第二右板条、第四斜板条,所述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第二右板条与第四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四前板条与第四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四前板条与第四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四前板条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右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四前板条的右侧边、第四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四斜板条布置在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之间,并使第四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四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四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右板条倾斜,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本体(1),其中龙骨本体(1)的中部上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的让位孔(11),并使各让位孔(11)呈竖向并排布置,各让位孔(11)的上孔壁上开设有上卡装缺口(111),各让位孔(11)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下卡装缺口(112),所述龙骨本体(1)的前壁上分别开设有前燕尾槽(12)、若干第一挂装孔(13)、若干第二挂装孔(14),所述前燕尾槽(12)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1)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一挂装孔(13)位于前燕尾槽(12)的左侧,并使各第一挂装孔(13)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二挂装孔(14)位于前燕尾槽(12)的右侧,并使各第二挂装孔(14)呈竖向并排布置,所述龙骨本体(1)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后燕尾槽(15)、若干第三挂装孔(16)、若干第四挂装孔(17),所述后燕尾槽(15)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1)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三挂装孔(16)位于后燕尾槽(15)的左侧,并使各第三挂装孔(16)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四挂装孔(17)位于后燕尾槽(15)的右侧,并使各第四挂装孔(17)呈竖向并排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本体(1)包括左竖板条(2)、右竖板条(3)、若干铆钉(4),所述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相互平行并贴靠在一起,所述左竖板条(2)的中部与右竖板条(3)的中部通过若干铆钉(4)固定在一起,各让位孔(11)、各上卡装缺口(111)与各下卡装缺口(112)均横向贯穿左竖板条(2)的中部与右竖板条(3)的中部,所述左竖板条(2)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一钩挂部(21),所述右竖板条(3)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二钩挂部(31),所述左竖板条(2)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三钩挂部(22),所述右竖板条(3)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四钩挂部(32),所述前燕尾槽(12)形成于第一钩挂部(21)与第二钩挂部(31)之间,所述后燕尾槽(15)形成于第三钩挂部(22)与第四钩挂部(32)之间,各第一挂装孔(13)开设在第一钩挂部(21)的前壁上,各第二挂装孔(14)开设在第二钩挂部(31)的前壁上,各第三挂装孔(16)开设在第三钩挂部(22)的后壁上,各第四挂装孔(17)开设在第四钩挂部(32)的后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挂部(21)包括第一前板条(211)、第一后板条(212)、第一左板条(213)、第一斜板条(214),所述第一前板条(211)、第一后板条(212)、第一左板条(213)与第一斜板条(21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后板条(212)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2)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左板条(21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前板条(211)的左侧边、第一后板条(212)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斜板条(214)布置在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之间,并使第一斜板条(214)的一侧边与第一前板条(211)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一斜板条(214)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左板条(213)倾斜,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后板条(212)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间隙(215),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左板条(213)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间隙(216),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前板条(211)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腔(217),各第一挂装孔(13)开设在第一前板条(211)上,并使各第一挂装孔(13)都纵向贯穿第一前板条(211);所述第二钩挂部(31)包括第二前板条(311)、第二后板条(312)、第一右板条(313)、第二斜板条(314),所述第二前板条(311)、第二后板条(312)、第一右板条(313)与第二斜板条(31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后板条(312)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3)的前侧
边相接,所述第一右板条(31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二前板条(311)的右侧边、第二后板条(312)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二斜板条(314)布置在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之间,并使第二斜板条(314)的一侧边与第二前板条(311)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二斜板条(314)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右板条(313)倾斜,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二后板条(312)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间隙(315),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一右板条(313)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间隙(316),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二前板条(31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碧晨陈宇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柯广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