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制造业生产线优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针对本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益的评价和优化,仅仅从某一个生产线环节或方向来评价或优化生产效益中的某一层次。有时候其它生产线环节或方向也会对该层次的生产效益产生附带影响。所以仅仅从某一个生产线环节或方向来评价或优化是不全面、不客观、不可信的。因此,如何全面收集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不同生产线环节的关键数据,并根据关键数据提出制造业生产的优化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CN201910536111.7公开了一种基于缓存区容量计算的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方法,其技术方案为:确定自动化生产线的各工序生产参数、关键段瓶颈工序,并对初始生产线的运营情况进行信息采集,获得各工序生产参数的变化范围;根据初始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工厂布局,建立自动化生产线仿真模型,加载各工序生产参数的初值后运行,获得生产效率评价指标;在所述变化范围内改变各工序生产参数的数值,重新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前期准备,收集平台内所有成员生产参数,上传至大数据平台(1),并形成评估模型;步骤S2,组件化评价生产过程,将企业生产过程拆解为生产子组件,并对拆解后的各生产子组件进行评价,并组合生产子组件对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评价;步骤S3,生产优化,根据生产过程评价结果,以及评价问题所在位置,采取优化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收集生产工艺参数,成员终端(8)对平台内不同成员的生产记录进行收集,提取生产记录的生产案例中的生产工艺参数,标记生产案例编号,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1);步骤S12,收集生产过程参数,成员终端(8)对平台内不同成员的生产记录进行收集,提取生产记录的生产案例中的生产过程参数,标记生产案例编号,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1);步骤S13,收集生产结果参数,成员终端(8)对平台内不同成员的生产记录进行收集,提取生产记录的生产案例中的产品规格、产量以及对应的规格要求和产量要求,标记生产案例编号,并上传至大数据平台(1);步骤S14,对应分析,分析不同生产参数与各生产结果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此形成相关系数数据库(22);所述生产工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温度、生产工艺时间、生产原料性能、生产耗材性能、生产气氛浓度;所述生产过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单次生产数量、工序切换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对应关系分析方法为:,,其中,i表示为生产案例编号;n表示为生产案例总数量;X
i
表示为编号为i的生产案例中某生产参数的参数值;Y
i
表示为编号为i的生产案例中某产量参数的参数值;Z
i
表示为编号为i的生产案例中某品质参数的参数值;P表示为第一类相关系数,P为正值则该生产参数与该产量参数正相关,P为负值则该生产参数与该产量参数负相关;P的绝对值越大,则该生产参数对该产量参数的对应关系越强;P的绝对值越小,则该生产参数对该产量参数的对应关系越弱;Q表示为第二类相关系数,Q为正值则该生产参数与该品质参数正相关,Q为负值则该生产参数与该品质参数负相关;Q的绝对值越大,则该生产参数对该品质参数的对应关系越
强;Q的绝对值越小,则该生产参数对该品质参数的对应关系越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件化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当产品产量要求同时存在上限a和下限b时:若生产产量e满足e>a或e<b,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e满足b≤e<或<e≤a,则产量参数为2;若生产产量e满足≤e≤,则产量参数为3;当产品产量要求仅存在上限a时:若生产产量e满足e>a,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e满足0.9a<e≤a,则产量参数为2;若生产产量e满足e≤0.9a,则产量参数为3;当产品产量要求仅存在下限b时:若生产产量e满足e<b,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e满足b≤e<1.1b,则产量参数为2;若生产产量e满足e≥1.1b,则产量参数为3;若产品品质规格要求同时存在上限c和下限d时:若生产产量f满足f>c或e<d,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f满足d≤e<或<f≤c,则产量参数为2;若生产产量f满足≤f≤,则产量参数为3;当产品产量要求仅存在上限c时:若生产产量f满足f>c,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e满足0.9c<f≤c,则产量参数为2;若生产产量f满足f≤0.9c,则产量参数为3;当产品产量要求仅存在下限d时:若生产产量f满足e<d,则产量参数为1;若生产产量f...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