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脉冲的电池活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47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激励脉冲的电池活化装置,它涉及一种可产生正负脉冲以及激励信号的修复蓄电池的装置。它的目的是解决切换开关工作寿命短;激励信号不充分,不能有效去除电极的硫酸盐化问题。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机械继电器和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动触头相连,第一机械继电器和第一光耦继电器的静触头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放电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放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机械继电器和第二光耦继电器的静触头相连,第二机械继电器和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动触头与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微处理器的四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放电模块的控制端相连。(*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产生正负脉冲以及激励信号的活化蓄电池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蓄电池容电量降到标称容量的80%以下就进入报废阶段,而且对这 些报废的蓄电池也未有工业化的无害处理方法。大量废旧电池中的铅、镍、 镉等有害的重金属将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国内现有的蓄电池活化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1)大电流充电修复, 没有真正根据铅酸蓄电池失效的机理进行设计,这样做的缺点是很容易造成 失水,而且也容易使一些本来可以修复的电池在大电流充电的过程中极板被 击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活化成本较高,并且活化后的容量提升效果很难 保持,使修复率和效果大打折扣。(2)脉冲修复,近年来在蓄电池充电领域中异军突起的由正、负脉冲组成的组合脉冲技术受到普遍重视。而且这种组 合脉冲与一般现有的其它充电设备相比,具有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储电性能长期保持在90%以上的优点。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利用组合脉冲技术对 已报废的非机械性损伤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性修复的设备是业界的一大任务。国内现有的脉冲活化装置,切换开关设置一套,同时负责充、放电模块 的通断切换,蓄电池正负极接出两条线,与切换开关、充电模块形成充电回 路,同时利用这两条线、切换开关与放电模块形成放电回路,基于这样的线 路设置,切换开关工作量大,工作寿命短;另外,活化装置产生的正脉冲、 负脉冲与激励信号只能分别进行,正(负)脉冲与激励信号不能同时施加给 蓄电池,这样使得激励信号不充分,不能有效的去除蓄电池电极表面的硫酸 盐化,从而活化率低、活化效果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提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切换开关工作寿命短的问题;同时解决正(负) 脉冲与激励信号不能同时施加给蓄电池,激励信号不充分,不能有效去除电极的硫酸盐化、活化效果保持时间短、容量提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由微处理器l、充电模块2、放电模块3、第一通道切换开关 4和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组成;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由第一机械继电器4-1、 第一光耦继电器4-2和第一驱动电路4-3组成,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由第二机 械继电器5-l、第二光耦继电器5-2和第二驱动电路5-3组成;充电模块2的 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负极相连,充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 的动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动触头相连,第一机械继电器4-l的静触头 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静触头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 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l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 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一控制信 号输出端相连;放电模块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放电模块3的 输出端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静触头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静触头相连, 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动触头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动触头与蓄电池6的负 极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l的控制信号输 入端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输入 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1的第三控制信号输 出端与充电模块2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1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放电 模块3的控制端相连。本技术的优点是蓄电池正负极接出四条线,设置两套通道切换开 关,分别与充、放电模块构成回路,充、放电回路单独工作,通道切换开关 的工作量降低了,通道切换开关不容易坏;正脉冲、负脉冲、激励三个过程 可以交替进行,正(负)脉冲与激励信号能同时施加给蓄电池,这样激励充 分,使可逆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能够均匀致密的分布在电极表面,增加反应 物的有效反应面积,同时可以避免极板腐蚀、去除电极硫酸盐化,从而解决 以往的活化率低以及活化效果保持时间较短的问题,蓄电池的保有容量得到 了大幅度的提升,最大提升幅度可达蓄电池标称容量的52%。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微处理 器1、充电模块2、放电模块3、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和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 组成,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由第一机械继电器4-l、第一光耦继电器4-2和第 一驱动电路4-3组成,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由第二机械继电器5-l、第二光耦 继电器5-2和第二驱动电路5-3组成;充电模块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负极 相连,充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动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 4-2的动触头相连,第一机械继电器4-l的静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静 触头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机械继电 器4-l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 驱动电路4-3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放电模块3 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放电模块3的输出端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l 的静触头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静触头相连,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动触头 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动触头与蓄电池6的负极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 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l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 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二控制信 号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1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模块2的控制端相 连,微处理器1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放电模块3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1可选用单片机MSP430,充电模块2相当于电源,放电模块3 相当于负载,第一驱动电路4-3和第二驱动电路5-3是晶体管放大电路。本技术对蓄电池的活化过程中经历正脉冲过程、负脉冲过程、激励 过程,由微处理器1负责控制这几个过程交替进行,正(负)脉冲过程中同 时叠加激励信号,使之达到活化蓄电池,提升蓄电池容量的作用。正脉冲过程微处理器1控制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使之导通充电模块2, 同时关闭放电模块3,实施设定的充电,充电的电量由微处理器l进行计算和 控制。然后微处理器1关闭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开启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 使之与放电模块3导通,实施设定的放电,放电的电量由微处理器1进行计 算和控制;但此过程的充电电量一定会是大于放电电量,因而成为正脉冲。负脉冲过程微处理器1关闭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开启第二通道切换开 关5,使之与放电模块3导通,实施设定的放电,放电的电量由微处理器l进行计算和控制;微处理器1控制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使之导通充电模块2,同 时关闭放电模块3,实施设定的充电,充电的电量由微处理器l进行计算和控 制;但此过程的放电电量大于充电电量,因而成为负脉冲。激励过程微处理器1在控制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 的不同开关动作时,产生一定频率、 一定幅值的信号,同时辅以充电模块2 以及放电模块3的工作,在蓄电池6上形成一定频率的激励信号,对蓄电池6进行激励。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由第一机械继电器4-l、第一光耦继电器4-2和第一 驱动电路4-3组成,第一驱动电路4-3在微处理器1控制下,控制第一机械继 电器4-l进行开关动作时,产生激励信号,加在蓄电池6上,此激励信号与正 负脉冲交替进行;在第一机械继电器4-l闭合,充电模块2工作,产生正脉冲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励脉冲的电池活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微处理器(1)、充电模块(2)、放电模块(3)、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和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组成,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由第一机械继电器(4-1)、第一光耦继电器(4-2)和第一驱动电路(4-3)组成,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由第二机械继电器(5-1)、第二光耦继电器(5-2)和第二驱动电路(5-3)组成;充电模块(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负极相连,充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动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动触头相连,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静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静触头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放电模块(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放电模块(3)的输出端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静触头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静触头相连,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动触头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动触头与蓄电池(6)的负极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机械继电器(5-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二光耦继电器(5-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电路(5-3)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1)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微处理器(1)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模块(2)的控制端相连,微处理器(1)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放电模块(3)的控制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励脉冲的电池活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微处理器(1)、充电模块(2)、放电模块(3)、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和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组成,第一通道切换开关(4)由第一机械继电器(4-1)、第一光耦继电器(4-2)和第一驱动电路(4-3)组成,第二通道切换开关(5)由第二机械继电器(5-1)、第二光耦继电器(5-2)和第二驱动电路(5-3)组成;充电模块(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6)的负极相连,充电模块(2)的输出端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动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动触头相连,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静触头和第一光耦继电器(4-2)的静触头与蓄电池(6)的正极相连,第一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机械继电器(4-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王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龙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