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544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包括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和平移转场两个部分,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包括:空推导台施工;盾构接收;安装反力装置;盾构空推及导台回填;平移转场包括以下步骤:转向平台施工;接收托架安装;盾体平移转向;盾构机二次空推及后配套台车转向;能满足大纵坡空推施工需要,且平移转场高效快捷,能显著加快施工进度。能显著加快施工进度。能显著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安排,需要盾构从左线小里程端始发,掘进至大里程后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暗挖段,再平移转场至右线暗挖洞口进行组装调试,调试完成后再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暗挖段从右线大里程端始发,掘进至右线小里程端接收。整个矿山法隧道段均为大纵坡,给空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空推法无法应用;另外,对于盾构调头始发,一般采用盾构拆卸后吊装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矿山法隧道段盾构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能满足大纵坡空推施工需要,且平移转场高效快捷,能显著加快施工进度。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包括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和平移转场两个部分,其中:
[0005](A)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包括以下步骤:
[0006](A.1)空推导台施工;
[0007]矿山法隧道施工完成后在隧道底部施工空推导台,在导台浇筑前,沿矿山法隧道的延伸方向在导台上每隔80
±
10cm埋设一列PVC管,用于后期安装穿心棒给予盾构机空推反力,钢筋绑扎后测量放样PVC管埋设位置,前后拉线加固PVC管,PVC管底部采用塑料袋绑扎保证混凝土不侵入管道内避免后期穿心棒无法安装,PVC管与钢筋绑扎加固,采用上中下多道加固;导台浇筑完成后,在导台两侧安装盾构机滑行导轨,用夹轨器将其固定在导台两侧的预埋钢板上;
[0008](A.2)盾构接收;
[0009]盾构机步上导台前将刀盘旋转,后期空推施工严禁旋转刀盘,拆除靠近滑行导轨的四把边滚刀,防止刀盘啃轨;再启动盾构机,拼装管片将盾构机推进至导台导轨上,完成接收;
[0010](A.3)安装反力装置;
[0011]将多根穿心棒与工钢架焊接固定作为反力架,左右两侧的导台各配备一个反力架,将穿心棒插入预埋的一列PVC管中,在盾尾盾壳的左右两侧各焊接一个反力块;
[0012](A.4)盾构空推及导台回填;
[0013]将千斤顶置于反力架与反力块之间,并结合盾构自身下部液压千斤顶,共同推进以提高空推速度,以相邻两列PVC管之间的间隔为一个循环进尺进行重复推进,每推进一个循环进尺后,将反力架从上一列PVC管中取出插入下一列PVC管中,进行下一个循环进尺的空推,直至矿山法隧道段全部空推完成,再进行导台回填;
[0014](B)平移转场包括以下步骤:
[0015](B.1)转向平台施工;
[0016]对矿山法隧道段出口地面进行破除开挖,在底板上铺设钢筋网片,配置钢筋预埋件,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再铺设平台钢板,钢板拼接位置处进行焊接并打磨平整,平台钢板与混凝土钢筋预埋件焊接固定防止盾构机在水平顶推过程中,平台钢板产生水平位移;
[0017](B.2)接收托架安装;
[0018]在平台钢板上焊接接收托架,接收托架轨面高度低于导台导轨10~20mm,以避免盾构机步上接收托架时托架发生滑移;
[0019](B.3)盾体平移转向;
[0020]转向前的准备:盾构机上接收托架前与后配套台车分离,盾构机上接收托架后与接收托架焊接固定,并割除接受托架与平台钢板的焊接,在平台钢板上涂油;
[0021]转向第一步:首先利用导台混凝土提供反力,安装两台千斤顶,将盾体与接收托架整体纵向平移;然后在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受力支墩,将盾体与接收托架再次整体纵向平移;
[0022]转向第二步:为了转向时盾构螺旋机能跟随转向并防止碰撞明洞,在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受力支墩,将盾体与接收托架整体横向平移,进入转向施工;
[0023]转向第三步:盾体平移到位后开始转向施工,使用左右各2台前后错开设置的千斤顶,顶推托架行成旋转力偶,旋转过程中观察螺旋机位置,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停止旋转开始平移托架,经过周而复始的旋转、平移直至螺旋机具备整体旋转条件;
[0024]转向第四步:整体旋转,直至盾体完成180度调头转向,此时盾体正面朝向二次始发掘进方向;
[0025]转向第五步:在接收托架一侧的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反力支墩,使用液压千斤顶经过多次横向顶推,将盾体与接收托架顶推至右线始发轴;
[0026]转向第六步:在接收托架后方的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反力支墩,使用液压千斤顶经过多次纵向顶推,将盾体与接收托架顶推至右线始发洞门口,完成转向,割除盾构机与接收托架的焊接,准备右线空推进洞;
[0027](B.4)盾构机二次空推及后配套台车转向;
[0028]盾体左线空推施工完成后,将后配套台车按照出洞顺序逐节分离,等待盾体右线空推施工完成后,利用履带吊逐节吊装至隧道右线始发界线进行组装。
[0029]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步骤(A.1)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30](A.1.1)清理台座基面;
[0031](A.1.2)凿毛、原预留钢筋清理、调直;采用电镐进行凿毛,深度控制在8—12mm,把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软层全部剔除掉后,使大部分粗骨料外露,保证骨料根部干净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直至新混凝土浇筑;
[0032](A.1.3)测量人员先测放出台座两边线,每2米测放一个圆弧断面,每个断面布设8个控制桩,1#、2#、5#、6#为边界线,3#、4#、7#、8#为钢轨面,控制桩采用Φ16钢筋打入台座基底,并用水泥砂浆包裹;
[0033](A.1.4)钢筋绑扎后,进行预埋钢板定位,预埋钢板整体呈“n”形;
[0034](A.1.5)预埋PVC管:台座浇筑前埋设φ110PVC管,用于后期安装φ100穿心棒给予盾构机空推反力;PVC管距预埋钢板21.5cm,各PVC管横向间距5cm,纵向间距1.5m。
[0035](A.1.6)立模、复测;
[0036](A.1.7)砼浇筑:浇筑砼前,复核测放浇筑面标高,并润湿凿毛面,浇筑厚度98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以表面不再产生气泡及表面产生浮浆为止,注意避免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而发生离析,混凝土终凝前应及时进行抹面,成型后平整度要求在
±
1cm之内,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0037](A.1.8)砼浇筑完后,人工及时抹平修整、洒水养护14天。
[0038]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A.1)中,空推导台上每隔80cm埋设左右各三个PVC管为一列。
[0039]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A.4)中,在空推前,在盾体上单侧焊接不少于两道楔形钢板,邻近于空推导台两侧轨道,作为防盾构机侧滚装置,并在空推完成后接近接收托架前进行割除。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1](1)利用矿山法隧道延伸方向空推导台上每隔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与平移转场施工方法,包括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和平移转场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A)矿山法隧道段盾构大纵坡空推包括以下步骤:(A.1)空推导台施工;矿山法隧道施工完成后在隧道底部施工空推导台,在导台浇筑前,沿矿山法隧道的延伸方向在导台上每隔80
±
10cm埋设一列PVC管,用于后期安装穿心棒给予盾构机空推反力,钢筋绑扎后测量放样PVC管埋设位置,前后拉线加固PVC管,PVC管底部采用塑料袋绑扎保证混凝土不侵入管道内避免后期穿心棒无法安装,PVC管与钢筋绑扎加固,采用上中下多道加固;导台浇筑完成后,在导台两侧安装盾构机滑行导轨,用夹轨器将其固定在导台两侧的预埋钢板上;(A.2)盾构接收;盾构机步上导台前将刀盘旋转,后期空推施工严禁旋转刀盘,拆除靠近滑行导轨的四把边滚刀,防止刀盘啃轨;再启动盾构机,拼装管片将盾构机推进至导台导轨上,完成接收;(A.3)安装反力装置;将多根穿心棒与工钢架焊接固定作为反力架,左右两侧的导台各配备一个反力架,将穿心棒插入预埋的一列PVC管中,在盾尾盾壳的左右两侧各焊接一个反力块;(A.4)盾构空推及导台回填;将千斤顶置于反力架与反力块之间,并结合盾构自身下部液压千斤顶,共同推进以提高空推速度,以相邻两列PVC管之间的间隔为一个循环进尺进行重复推进,每推进一个循环进尺后,将反力架从上一列PVC管中取出插入下一列PVC管中,进行下一个循环进尺的空推,直至矿山法隧道段全部空推完成,再进行导台回填;(B)平移转场包括以下步骤:(B.1)转向平台施工;对矿山法隧道段出口地面进行破除开挖,在底板上铺设钢筋网片,配置钢筋预埋件,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再铺设平台钢板,钢板拼接位置处进行焊接并打磨平整,平台钢板与混凝土钢筋预埋件焊接固定防止盾构机在水平顶推过程中,平台钢板产生水平位移;(B.2)接收托架安装;在平台钢板上焊接接收托架,接收托架轨面高度低于导台导轨10~20mm,以避免盾构机步上接收托架时托架发生滑移;(B.3)盾体平移转向;转向前的准备:盾构机上接收托架前与后配套台车分离,盾构机上接收托架后与接收托架焊接固定,并割除接受托架与平台钢板的焊接,在平台钢板上涂油;转向第一步:首先利用导台混凝土提供反力,安装两台千斤顶,将盾体与接收托架整体纵向平移;然后在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受力支墩,将盾体与接收托架再次整体纵向平移;转向第二步:为了转向时盾构螺旋机能跟随转向并防止碰撞明洞,在平台钢板上焊接千斤顶受力支墩,将盾体与接收托架整体横向平移,进入转向施工;转向第三步:盾体平移到位后开始转向施工,使用左右各2台前后错开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佳佳郭金宁卢剑麦炳炎袁金鹏郑礼均赵王飞黄永杰黄明陈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