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关节被动辅助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腕关节被动辅助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体质普遍下降,骨折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有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踝关节和下踝关节损伤并累及腕关节,其中有效的腕关节功能训练对后桡骨远端骨折以及患者的手腕功能恢复有直接影响,也会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0003]目前,对于腕部手术和中风患者的腕关节康复工作基本上由医生或护理人员完成,并有自己的经验。通过调查可知,在通常情况下,在术后1~7天之后腕关节手术患者可以拆除敷料,然后便开始进行必要的腕关节康复训练,每天至少要进行3次训练,一直持续到第12周左右。然而期间进行的康复训练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康复动作,而且每位医生和医护人员都要负责很多名患者的康复工作,这样的工作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显然是非常庞大的。另外,从康复效果出发,掌握每次康复训练的角度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康复训练方法效率较低,同时作用角度和强度不精确。因此,有必要开发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来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腕关节被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曲柄轴支撑架、握棒支撑架和底板;所述电动机的底座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筒、握棒和弹簧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轴、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连杆轴和外筒;所述的曲柄轴与曲柄轴支撑架构成转动副,曲柄轴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曲柄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连接;两根曲柄间距设置,一端均固定在曲柄轴上,另一端均与铰接轴构成转动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均固定在铰接轴上;连杆轴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杆的中部均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固定;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外筒前部铰接;握棒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两个握棒支撑架上,外筒后部以及内筒均套置在握棒上;所述的内筒与外筒通过两个弹簧组连接;所述的弹簧组包括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弹簧;手臂平台设置在底板后端,并与底板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被动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选用异步电动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被动辅助训练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