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35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所述路基层,包括沥青混泥土层、管道、钢网、混凝土层一号、混凝土层二号、混凝土层二号、沙石层、排气管和松软层。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号槽、滑块一号、支撑块一号、弹簧、支撑块二号、滑块二号和二号槽,所述沥青混泥土层的中心处设置有钢网,且沥青混泥土层与钢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沥青混泥土层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了解决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部很快开裂,影响到沥青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型提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型提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0003]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还有是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直至影响到沥青面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部很快开裂,影响到沥青面层本,技术提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路基结构:
[0005]一种市政道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所述路基层的顶部设置有沥青混泥土层,所述沥青混泥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所述混凝土层一号的底部设置有松软层,所述松软层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土层二号,所述混凝土层二号的底部设置有沙石层,所述沙石层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管;
[0006]所述缓冲机构,所述混凝土层一号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一号,所述滑块一号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一号,所述支撑块一号的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二号,所述支撑块二号的底部设置有滑块二号,所述滑块二号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混泥土层的中心处设置有钢网,所述沥青混泥土层固定连接于钢网,所述沥青混泥土层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钢网采用金属材质,且铺设成网状结构,为铺设在钢网上的沥青混泥土层提供抗裂、抗震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一号每相邻的两块之间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与混凝土层一号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混凝土层一号的底部设置有松软层,所述管道可以用于排水,也可以为上层空气进行疏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贯穿混凝土层一号和混凝土层二号与排气管相连,所述管道与松软层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排气管可以连接湖泊进行排水,所述松软层为上下层结构提供缓冲的区域。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沙石层的中心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于沙石层内部,所述排气管采用沙石构成,可以吸附上层结构中残留的水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一号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一号槽,所述管道贯穿于混凝土层一号内部,所述一号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一号,所述滑块一号与一号槽之间的连接方式
为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槽与滑块二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号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一号,所述一号槽为滑块一号提供收缩区域。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一号与一号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号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支撑块一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块二号,所述弹簧起到收缩的作用,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二号上表面设置有二号槽,所述二号槽与滑块二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槽与滑块二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槽为滑块二号提供活动区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所述钢网设置在沥青混泥土层的内部,钢网采用金属材质,且铺设成网状结构,为铺设在钢网上的沥青混泥土层提供抗裂、抗震性。
[0016]2.混凝土层一号和混凝土层二号采用相同的材质,混凝土层一号是为了支撑沥青混泥土层,在沥青混泥土层向下作用时,提供支撑面,而混凝土层二号是为了支撑缓冲机构,当缓冲机构受到力的作用为二号槽提供支撑力,混凝土层一号和混凝土层二号起到支撑作用。
[0017]3.缓冲机构起到缓冲作用,当滑块一号受到力的作用,缓冲机构整体下移,当滑块二号运动到与二号槽贴合,弹簧开始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8]4.管道连接沥青混泥土层且贯通与混凝土层一号、松软层和混凝土层二号,与沙石层内部的排气管相连,排气管采用沙石构成,可以吸附上层结构中残留的水分,管道是及时排除雨后路基层内的积水,通过与排气管连接把管道内的水分排出,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的正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路基层;11、沥青混泥土层;12、管道;13、钢网;14、混凝土层一号;15、混凝土层二号;16、沙石层;17、排气管;18、松软层;2、缓冲机构;21、一号槽;22、滑块一号;23、支撑块一号;24、弹簧;25、支撑块二号;26、滑块二号;27、二号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包括路基层1,1.其特征在于:路基层1,路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沥青混泥土层11,沥青混泥土层11的内部设置有钢网13,钢网13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14,混凝土层一号14的底部设置有松软层18,松软层18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土层二号15,混凝土层二号15的底
部设置有沙石层16,沙石层16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管17。
[0025]具体的,沥青混泥土层11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其配比不同造成沥青混泥土层11裂开,现在已有技术中是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0026]具体的,钢网13设置在沥青混泥土层11的内部,钢网13采用金属材质,且铺设成网状结构,为铺设在钢网13上的沥青混泥土层11提供抗裂、抗震性。
[0027]具体的,混凝土层一号14与钢网13相贴合,混凝土层一号14是为了扩大支撑面,使其受力均匀。
[0028]具体的,管道12连接沥青混泥土层11且贯通与混凝土层一号14、松软层18和混凝土层二号15,与沙石层16内部的排气管17相连,排气管17采用沙石构成,可以吸附上层结构中残留的水分,管道12是及时排除雨后路基层1内的积水,通过与排气管17连接把管道12内的水分排出,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0029]具体的,松软层18设置在混凝土层一号14和混凝土层二号15的中间,松软层18是给上层结构提供缓冲空间,混凝土层二号15起到支撑缓冲机构2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包括路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所述路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沥青混泥土层(11),所述沥青混泥土层(11)的内部设置有钢网(13),所述钢网(13)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14),所述混凝土层一号(14)的底部设置有松软层(18),所述松软层(18)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2),所述缓冲机构(2)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土层二号(15),所述混凝土层二号(15)的底部设置有沙石层(16),所述沙石层(16)的内部设置有排气管(17);所述缓冲机构(2),所述混凝土层一号(14)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槽(21),所述一号槽(21)的内部设置有滑块一号(22),所述滑块一号(2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一号(23),所述支撑块一号(23)的底部安装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块二号(25),所述支撑块二号(25)的底部设置有滑块二号(26),所述滑块二号(26)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槽(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泥土层(11)的中心处设置有钢网(13),所述沥青混泥土层(11)固定连接于钢网(13),所述沥青混泥土层(11)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一号(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一号(14)每相邻的两块之间设置有管道(12),所述管道(12)与混凝土层一号(14)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混凝土层一号(14)的底部设置有松软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萍余奇友李上元冷述清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