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11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尘除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包括控制器、增压主机以及喷淋管,增压主机包括水箱、增压泵、加药计量泵以及用于存放除臭剂的配药箱,配药箱通过加药计量泵与水箱连接,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有进水阀,出水口设有出水阀,水箱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喷淋管连接,喷淋管设于污泥输送装置的上方,喷淋管设有多个喷嘴,控制器分别与增压泵、加药计量泵、进水阀和出水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化操作,降尘除臭效果好且不影响物料的燃烧值。降尘除臭效果好且不影响物料的燃烧值。降尘除臭效果好且不影响物料的燃烧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降尘除臭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经投运期间,燃煤与污泥通过污泥输送装置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燃煤与污泥混合的粉尘与臭气扩散污染输煤系统的工作环境,特别在污泥输送装置的污泥转运处,转运的落差位置产生大量气流,增加了粉尘和臭气的扩散,虽然污泥输送装置所在的环境采用风机维持室内微负压,排风经多个活性碳吸附装置,但仍有部分燃煤与污泥混合的粉尘与臭气扩散至工作环境中,严重影响燃料运行和检修人员等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以及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操作,降尘除臭效果好且不影响物料的燃烧值的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包括控制器、增压主机以及喷淋管,所述增压主机包括水箱、增压泵、加药计量泵以及用于存放除臭剂的配药箱,所述配药箱通过所述加药计量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进水阀,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设于污泥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喷淋管设有多个喷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增压泵、所述加药计量泵、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出水阀电性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污泥输送装置运作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管之间的连接管道设有用于控制水压的回流调节阀以及用于控制流量的回流电磁阀。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的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配药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配药箱的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内和所述配药箱内分别设有搅拌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出水口设有第二过滤网。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嘴为高压雾化喷嘴。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罩设在所述污泥输送装置上的防护罩,所述喷淋管设于所述防护罩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管设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的污泥掉落处。
[001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加药计量泵将配药箱内的除臭剂抽送至水箱内与水箱内的水混合,当需要喷淋降尘时,增压泵将水箱内的液体增压输送至喷淋管,最后从喷嘴喷出,对粉尘进行喷淋降尘。本技术全自动完成喷雾工作,无需专人操作,降尘效果好;耗水量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小,煤无热值损失;喷嘴喷雾力度强,射程远,以带雾气流,覆盖落料区域,防止回流风上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在污泥输送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罩与污泥输送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增压主机;11、水箱;111、进水口;112、进水阀;113、出水口;114、出水阀;115、第一液位传感器;12、增压泵;121、回流调节阀;122、回流电磁阀;13、加药计量泵;14、配药箱;141、第二液位传感器;2、喷淋管;21、喷嘴;3、防护罩;4、污泥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如图1~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增压主机1以及喷淋管2,增压主机1包括水箱11、增压泵12、加药计量泵13以及用于存放除臭剂的配药箱14,配药箱14通过加药计量泵13与水箱11连接,水箱11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3,进水口111设有进水阀112,出水口113设有出水阀114,水箱11的出水口113与增压泵12的输入端连接,增压泵1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喷淋管2连接,喷淋管2设于污泥输送装置4的上方,喷淋管2设有多个喷嘴21,控制器分别与增压泵12、加药计量泵13、进水阀112和出水阀114电性连接。
[0021]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加药计量泵13将配药箱14内的除臭剂抽送至水箱11内与水箱11内的水混合,当需要喷淋降尘时,增压泵12将水箱11内的液体增压输送至喷淋管2,最后从喷嘴21喷出,对粉尘进行喷淋降尘。本技术全自动完成喷雾工作,无需专人操作,降尘效果好;耗水量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0.05%,煤无热值损失;喷嘴21喷雾力度强,射程远,以带雾气流,覆盖落料区域,防止回流风上窜。
[0022]水雾喷淋降尘的作用是利用水颗粒与粉尘吸附团聚成质量大的颗粒,从而加速沉降起到降尘的目的。燃煤和污泥输送过程产生的粉尘的粒径约10μm-100μm,水雾颗粒与粉尘碰撞的过程,两者粒径越相近就越容易吸附,有效作用时间和空气动力学等因素影响,达
到降尘除臭效果。
[0023]除臭剂采用天然植物生物除臭剂,利用氧化还原原理,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中配制成除臭除味工作液来消除空气中的异味,尤其是由有机物散发的恶臭,特别对于胺类、硫类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消除臭味而不是暂时的掩盖臭味,达到快速去除异味的效果。
[0024]示例性的,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检测污泥输送装置4运作的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传感器检测到污泥输送装置4处于运作状态时,传感器反馈信号控制增压主机1工作。
[0025]示例性的,增压泵12的输出端与喷淋管2之间的连接管道设有用于控制水压的回流调节阀121以及用于控制流量的回流电磁阀122,实现喷淋管2的水压和流量的调节控制。
[0026]示例性的,水箱11内设有用于检测水箱11的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15,配药箱14内设有用于检测配药箱14的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141,第一液位传感器115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41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水箱11内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增压主机以及喷淋管,所述增压主机包括水箱、增压泵、加药计量泵以及用于存放除臭剂的配药箱,所述配药箱通过所述加药计量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进水阀,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设于污泥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喷淋管设有多个喷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增压泵、所述加药计量泵、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出水阀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污泥输送装置运作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耦合污泥降尘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管之间的连接管道设有用于控制水压的回流调节阀以及用于控制流量的回流电磁阀。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满生詹传虎王云鹏赖伟其李想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电荔新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