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88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包括外锥套,内锥套,蝶形弹簧和锁固螺母,所述外锥套设置在第二油腔中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外锥套套设在活塞杆上且通过锁固螺母固定,所述内锥套与外锥套相对设置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内锥套的外锥面与外锥套的内锥面配合,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弹簧腔中且抵压内锥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回路控制来实现机械锁紧机构对液压缸的锁紧及解锁,该锁紧机构结构合理,锁紧可靠,可实现液压缸活塞杆在较大负载下长时间锁定不发生位移,并且可通过调整垫片厚度实现锁紧力大小调节,可在有大负载任意位置长时间锁紧功能的液压缸中广泛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锁式液压缸
,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雷达系统在对低空远距离目标探测时,因受地理环境对电磁波的影响,在探测跟踪目标时存在盲区,其探测能力大大降低。基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减小探测盲区,雷达系统调平平台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将雷达系统的工作平台调整至在一个水平平的工作平台上工作,再经过举升机构将雷达天线升高至一定高度,克服地球曲率和地上物遮挡对雷达低空性能的影响。
[0003]雷达系统的调平平台除具有常规功能、性能外,还需要满足雷达系统的机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对其支撑支腿要求承受较大载荷,且在运动停止后具备能长时间稳定承受外负载并无任何位移,即要求支撑支腿具有任意位置锁紧定位功能,且无“软腿”现象产生。因此其锁紧定位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在载荷作用下锁定长期可靠。
[0004]液压缸传统的锁定方法是采用液压锁来锁定回路。一般采用O型或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双向液压锁等组成液压锁紧回路,实现液压缸的单向或双向锁紧定位功能;但是因为液压缸不可避免存在内泄漏,将会产生活塞滑移和稳定性问题,所以该液压锁回路一般只能用于锁紧定位要求不高的场合。对于雷达调平系统其锁紧定位要求较高且要求在载荷作用下锁定长期可靠,传统的液压所回路将无法满足。
[0005]为了在液压部件停止工作时防止液压缸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发生位移,需要将液压缸锁紧。目前,广泛采用的液压锁紧的方式在长时间保持在某个位置时,由于压力油泄漏等问题,精度往往达不到要求,在发生油路故障时,精度和可靠性就更无法保障。液压锁紧往往都需要单向阀、换向阀等多个辅助元件配合来实现锁紧回路,这些元件的使用使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大,同时,油路增多容易发生泄漏,造成维修和使用不便。机械锁紧方式,能够替代液压锁紧,提高锁紧精度及可靠性。
[0006]锁紧装置产品品类丰富、应用广泛,很多机械锁紧机构的研究都是围绕着钢球锁紧展开的,钢球摩擦式锁紧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解锁方便等优点,不需要单独的解锁控制油路,使液压系统设计得到简化。但是这种结构承载能力较差,仅适用于外载荷不太大的场合。类似的锁紧机构还有滚子式锁紧、套筒式锁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可实现液压缸活塞杆在较大负载下长时间锁定不发生位移的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
[0008]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包括外锥套,内锥套,蝶形弹簧和锁固螺母,所述外锥套设置在第二油腔中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外锥套套设在活塞杆上且通过锁固螺母固定,所述内锥套与外锥套相对设置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内
锥套的外锥面与外锥套的内锥面配合,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弹簧腔中且抵压内锥套。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腔中设有调整垫,蝶形弹簧抵压调整垫,所述调整垫抵靠活塞。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蝶形弹簧套设衬套上,衬套套设在活塞杆上。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锥套具有凹槽,锁固螺母位于凹槽内,凹槽内壁设有内锥面。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锥套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与活塞杆的第三油道连通。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陷部的外壁为外锥面,外锥面与内锥面对应设置。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蝶形弹簧包括四对同向碟簧和两对反向碟簧。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通过固定螺母锁紧在活塞杆上。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液压回路控制来实现机械锁紧机构对液压缸的锁紧及解锁,该锁紧机构结构合理,锁紧可靠,可实现液压缸活塞杆在较大负载下长时间锁定不发生位移,并且可通过调整垫片厚度实现锁紧力大小调节,可在有大负载任意位置长时间锁紧功能的液压缸中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置式任意位置机械锁紧液压油缸是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锥套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锥套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锥套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置式任意位置机械锁紧液压油缸,包括缸体9,活塞杆10,锁紧机构,主活塞102和活塞16,活塞杆10穿设在缸体9中,所述活塞16设置在活塞杆10端部,活塞16将缸体9分为第一油腔19和第二油腔40,所述第二油腔40位于主活塞102和活塞16之间,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二油腔40中且位于缸体9和活塞杆10之间,所述缸体9设置第一油口23和第二油口24,第一油口23和第一油腔19连通,第二油口24和第二油腔40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油口24无压力油时,锁紧机构对油缸缸体9压紧,从而保证活塞杆稳定不动,即实现对活塞杆的机械锁紧。当第二油口24通入解锁压力油时,液压油流入第二油腔40解锁锁紧机构,即活塞杆处于解锁状态,油缸缸体9可以自由运动,实现油缸解锁。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锥套12,内锥套14和蝶形弹簧15,所述内锥套14将第二油腔40分隔为弹簧腔401和第三油腔402,所述内锥套14和外锥套12相对设置且位于缸体9和活塞杆10之间,所述蝶形弹簧15设置在弹簧腔401中且抵压内锥套14。上述技术方
案中,当第二油口24无压力油时,碟形弹簧15的弹簧力作用于内锥套14轴向上,内锥套14在碟形弹簧15的作用向左移动,并与外锥套12圆锥面接触,外锥套12的圆锥面将轴向力转化为油缸缸体9的径向力,该径向力对油缸缸体9压紧,从而保证活塞杆稳定不动,即实现对活塞杆的机械锁紧。当第二油口24通入解锁压力油时,液压油流入第二油腔40,推动内锥套14,压缩碟形弹簧15,内锥套14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外锥套12与内锥套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两者脱离接触,外锥套12恢复弹性,与油缸缸体9脱离接触。油缸缸体9不受外锥套12的接触力可以自由运动,即活塞杆处于解锁状态,实现油缸解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所受锁紧力比较均匀,夹紧可靠。
[0027]本实施例的锁紧机构包括锁固螺母42,所述外锥套12设置在第二油腔40中且位于缸体9和活塞杆10之间,外锥套12套设在活塞杆10上且通过锁固螺母42固定,所述内锥套14与外锥套12相对设置且位于缸体9和活塞杆10之间,内锥套14的外锥面141与外锥套12的内锥面121配合,所述蝶形弹簧15设置在弹簧腔401中且抵压内锥套14。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腔中设有调整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锥套,内锥套,蝶形弹簧和锁固螺母,所述外锥套设置在第二油腔中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外锥套套设在活塞杆上且通过锁固螺母固定,所述内锥套与外锥套相对设置且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内锥套的外锥面与外锥套的内锥面配合,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弹簧腔中且抵压内锥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腔中设有调整垫,蝶形弹簧抵压调整垫,所述调整垫抵靠活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液控式机械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弹簧套设衬套上,衬套套设在活塞杆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唐美赵欣史思浓张东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