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动放线菌靶向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微生物资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动放线菌的靶向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放线菌是抗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生产者,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用微生物资源,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0003]为了获得新的物种并从中分离得到新的活性代谢产物,人们逐渐将研究对象转为稀有放线菌。稀有放线菌通常指非链霉菌,采用常规分离手段进行分离,其分离频率远低于链霉菌。近年来,随着新的选择性分离方法及基因技术的开发,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数量不断增加。稀有放线菌的靶向分离,不仅可以减少对菌株的重复分离,还可以发现更多生物活性物质,为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0004]游动放线菌属于稀有放线菌。游动放线菌是放线菌目小单孢菌科的第二大属,DNA中的G+C含量为70.6%
‑
76%。其典型特征是:基内菌丝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壁破裂或部分溶解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放线菌是产糖肽类抗生素的重要菌种资源,糖肽类抗生素如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靶向分离游动放线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添加聚天冬氨酸保水剂(PASP)的土壤原位富集游动放线菌,对富集的土壤恒温培养;(2)取原位富集培养的土样,风干后干热处理,采用离心法利用花粉或牛角粉靶向诱捕游动放线菌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3)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步骤(2)中诱捕的游动孢子,挑取橘黄色、有褶皱、具土腥味的单菌落,可选地还包括对菌株的鉴定步骤,优选是通过16S rRNA测序比对鉴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分离游动放线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保水剂的用量相对于土壤的重量比1:500
‑
1000;培养条件为25
‑
32℃恒温培养3
‑
5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分离游动放线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风干后干热处理具体为:自然风干后于100
‑
120℃干热处理20
‑
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分离游动放线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诱捕游动放线菌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具体为:称取土样,加入生理盐水以及花粉或牛角粉,恒温振荡培养,离心后,取花粉或牛角粉于另一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依次稀释,获得靶向诱捕的游动孢子。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研发人员:万传星,丁腊梅,刘志希,刘文龙,丁培治,沈红玲,王磊,梁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塔里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