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459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人员电子终端、车辆电子终端、设备电子终端和显示单元;所述人员电子终端包括人员信息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车辆电子终端包括车辆信息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和车辆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设备电子终端包括设备信息模块和第三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连,用于将人员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智能化、安全可靠性高、人员及车辆管理有序等优点。及车辆管理有序等优点。及车辆管理有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栈桥
,具体涉及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路、铁路隧道的建筑施工环境艰苦恶劣,工种危险系数高,工作人员多,使隧道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管理困难。如通常施工现场为开放状态,非施工人员也可以进入施工现场,这就造成了施工现场人员混乱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此外,现阶段对在施工现场人员情况的体现大部分还停留在用简单的LED屏幕显示在场人员数量等信息,信息量少,缺乏人员与环境的数据互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人员电子终端、车辆电子终端、设备电子终端和显示单元;所述人员电子终端包括人员信息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车辆电子终端包括车辆信息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和车辆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设备电子终端包括设备信息模块和第三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显示单元相连,用于将人员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还包括安装于道闸处的信息读取单元,用于对人员电子终端和车辆电子终端的信息进行读取。
[0008]所述信息读取单元包括无线射频识别器。
[0009]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用于将栈桥施工现场的影像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同时在显示单元上生成栈桥环境的三维虚拟模型。
[0010]所述人员电子终端包括电子标签,位于腕带或胸带或安全帽上。
[0011]还包括与所述中心服务器相连的报警单元,分布于栈桥施工现场。
[0012]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在显示单元上对人员、车辆、设备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实现对人员、设备和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有序管理,从而实现对栈桥环境的智能安全管理。
[0015]本专利技术的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人员、车辆和设备的信息以及定位进行管理,可以实现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和日常管理等工件。在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危
险状况时,通过分布在栈桥施工现场的报警单元(如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
[0017]图中标号表示:1、中心服务器;2、人员电子终端;3、车辆电子终端;4、显示单元;5、信息读取单元;6、视频监控单元;7、报警单元;8、设备电子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1、人员电子终端2、车辆电子终端3和显示单元4;人员电子终端2包括人员信息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将人员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车辆电子终端3包括车辆信息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车辆信息和车辆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设备电子终端8包括设备信息模块和第三定位模块,用于将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中心服务器1与显示单元4相连,用于将人员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在显示单元4上进行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在显示单元4上对人员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有序管理,从而实现对栈桥环境的智能安全管理。
[0020]本实施例中,人员电子终端2和车辆电子终端3均包括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其中人员电子终端2位于腕带或胸带或安全帽上。在进入至施工现场时,通过安装于道闸处的信息读取单元5(如无线射频识别器),用于对人员电子终端2和车辆电子终端3的信息进行读取,并与中心服务器1的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如确定是施工人员或施工车辆时,则将道闸打开,允许进入,否则发出相应警报;通过上述各电子终端的识别,能够实现对人员或车辆的有序管理,同时也能施工人员进行考勤等。
[0021]本实施例中,在栈桥施工现场布置有多个定位微基站,各个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则与定位微基站相连,定位微基站再通过相关网络与中心服务器1相连。在人员或车辆进入至栈桥施工现场时,人员电子终端2或车辆电子终端3则与定位微基站相连,定位微基站则获取人员信息、车辆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再将相关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通过相应处理得到其在施工现场的坐标,从而确定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在相应的显示单元4上进行实时显示。上述对人员的实时高精度定位,不仅便于对人员进行追踪定位,也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进行精确灾后急救。
[0022]本实施例中,对应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6,用于将栈桥施工现场的影像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同时在显示单元4上生成栈桥环境的三维虚拟模型。在发现安全隐患或危险状况时,可以启动视频监控单元6,并将相关影像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从而确定发生安全隐患或危险状况的位置。或者发现施工人员的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时,启动视频监控单元6,将相关施工人员信息以及影像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在上述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危险状况时,通过分布在栈桥施工现场的报警单元7(如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0023]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服务器(1)、人员电子终端(2)、车辆电子终端(3)、设备电子终端(8)和显示单元(4);所述人员电子终端(2)包括人员信息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所述车辆电子终端(3)包括车辆信息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车辆信息和车辆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所述设备电子终端(8)包括设备信息模块和第三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1);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所述显示单元(4)相连,用于将人员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车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设备信息和设备定位信息在显示单元(4)上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道闸处的信息读取单元(5),用于对人员电子终端(2)和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佑福谭玛祎陈志远郑怀臣石文哲贺育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